海州:五大宫调数字博物馆将揭盖

海州五大宫调,对港城市民来说已是耳熟能详。可是,由于海州五大宫调传承人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局限性,人们听到的机会比较少。新年伊始,市艺术研究所提出“让海州五大宫调进入数字博物馆”的新概念。自1月10日起,海州五大宫调音像正式进入拍摄阶段。

今后,市民只要上网轻点鼠标,就能轻松了解到海州五大宫调的历史、现状、艺术特点,且能听见它的“拉魂腔”。

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是从2005年开始启动的,历经多年,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和进展。2006年5月,海州五大宫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我市在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保护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确定了5个海州五大宫调代表性的传承单位。

市艺术研究所工作人员说:“现有的博物馆利用馆藏物品来展示海州五大宫调,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往往是以集体性组织,安排中、小学生乘车前往参观为主,参观时间最多一天,对传承了上千年的文化遗产并不能深入了解。较远的市民或游客前去参观也不太方便。而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将克服这些弊端。”

数字博物馆建立后,面对的受众将是所有的上网者,大家只需依靠电脑,就能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观看网上博物馆中的众多“藏品”,人的主动性在这里将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可以随心所欲做出自己的选择,可以看文字,也可以听解说;可以看平面图片,也可以看三维立体的展示。

据悉,海州五大宫调音像前期拍摄工作还要持续一周。参与五大宫调表演的演员和伴奏及爱好者约30人,主要以五大宫调小曲堂的演艺人员为主,包括国家级传承人赵绍康、刘长兰,市级传承人阎秀英、封秀丽等。他们将以原生态的方式演出,演出中,大调有软平的《天台有路》、叠落的《银台报喜》、鹂调的《青山隐隐》、波扬的《一轮明月》、南调的《从南飞来一群雁》及《梧桐叶落》、南调双曲的《八仙上春》等;套曲有《隔花阴》、《宫妃叹》等。

据了解,此次拍摄首次使用高清摄像机,以影音的方式全面体现海州五大宫调的大调、套曲、集曲等所有艺术类别和腔调的全貌,将五大宫调的精华逐一呈现并保存起来,配以相关的文字材料。

在海州五大宫调普查中,市文化艺术研究所还从民间收集了一批宝贵的资料,录制了新发现的曲目数十首并制成光盘,收集了民间唱本40多册、曲目300多首,采集了珍贵的盲人五大宫调唱本,录音近一百个小时。这份宝贵的素材将为海州五大宫调数字化博物馆建立做前期准备。

“建立网上海州五大宫调博物馆是立足特色,弘扬地方文化,探索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宣传地方文化特色资源的创新举措。”市艺术研究所负责人说,他们广泛收集海州五大宫调文化特色资源,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图片、文字、数据,转化为数字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专题数据库。

今后,市民只需进入相关网站,就能感受五大宫调独特的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