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顽童”的宝贝之家堪称历史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老罗的手动电影拍摄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11年的高仿真蒸汽小火车

罗建华,云南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昆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在人们心中,每个人对宝贝的定义都不同,但唯一能肯定的一点就是,那个被叫做“宝贝”的东西,不管是人和物,对于大家都弥足珍贵。

大多数人的宝贝是以“个”计算的,它们被大家小心地藏在箱柜中,而对于画家罗建华来说,他的宝贝不计其数,多到占据了其工作室的大部分空间。

日前,罗建华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有幸参观到了他位于高新区红塔花园的工作室,一脚踏进这个汇聚了众多收藏的“宝贝之家”,堪称一个小型的历史博物馆:油画、雕塑、各种高仿真火车、汽车、飞机模型、老式留声机、乐器等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给人一种凌乱美。

“小心脚下,注意别踩到铁轨,这是全金属做的小火车,光是车头就有3公斤重。”面对忙着看前方和四周的我们,罗建华提醒道,当他说完,我们低头看到脚下,一个栩栩如生的高仿真小火车模型停在铁轨上,很难想象,罗建华竟然会在工作室里摆放小火车。

高仿真小火车:让记忆回到童年

看到我们瞪大眼睛盯着他的小火车时,罗建华笑着说:“没想到我的工作室会有小火车吧!” 这辆卧在铁轨上的小火车,和旧时的蒸汽火车如出一辙,车厢上还驮着黑黑的煤矿,罗建华轻轻地拿起火车头,亲切地好像在抚摸孩子的头一样。

儿时的罗建华,由于家离火车南站很近,他每天都能听见火车慢慢驶进站的声音,时间久了,他开始看着火车画画,他在想火车开往的那一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是否真如大人说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随着年纪渐增,他的见识慢慢增多,但是对于火车,他依旧有很深的情感在里面,甚至可以用“迷恋”这个词语来形容。2010年,恰好是“滇越铁路100年”,罗建华应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和挪威亚略巴谷基金会的邀请,从5月起对欧洲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个人展览及艺术交流和巡展。

快要离开时,他花上万元从法国带回了这个1911年的高仿真蒸汽小火车,每当看到这个小火车的时候,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儿时为火车所画的那些画,闲暇时,罗建华就会插上电源,静静蹲在旁边看着小火车一圈一圈行驶,思绪也就随着小火车飘向远方。

八万元淘到手动电影拍摄机

罗建华笑言自己是个“老顽童”,每当他拿出一样宝贝时,总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1994年,罗建华把个人油画展开到了英国伦敦,他分别从英国航空公司,还有伦敦最大的摄影器材店购得了波音747的飞机模型和生产于1929年的手动电影拍摄机。

当他小心翼翼地捧出波音747的飞机模型时,他笑言“一般人我还不给看呢”,飞机很有质感,捧在手心里掂量了下,沉甸甸的,拍摄出来的照片感觉就像真飞机一样,他坦言这个飞机模型花费了6000多人民币。

罗建华又从箱子里翻出他的手动电影拍摄机,在他的精心保养下,这台价值约八万元,珍贵无比的手动电影拍摄机还是铮亮如新,他还拿着拍摄机为我们进行了现场表演,得意极了。

用画换到劳斯莱斯馆藏车模

如果能有劳斯莱斯的车子,是让人非常自豪的事,罗建华没有劳斯莱斯的真车子,但他有这一名车的模型,而且这一生产于1901年的劳斯莱斯的车模型,是他拿自己的画与劳斯莱斯的老总交换得到的。

1996年,罗建华还是在英国伦敦举办画展,碰巧的是,当时的劳斯莱斯车模馆就在他办展览不远的地方,空余时间,罗建华会去里面逛逛,劳斯莱斯老总对于这个中国小伙印象很是深刻,得知他是个画家时,老总用英语夸他“很棒”。

当老总看到他的作品时,赞不绝口非常喜欢,外国人喜欢互赠东西,为此,劳斯莱斯的老总决定用他们的馆藏车模换罗建华的一幅画。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罗建华笑着说:“当时我赠送他的是我们昆明的农村小景《金家村小景》,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幅。”当时获得车模的时候,罗建华觉着这个小小的车模有如千金重, 他觉着,这辆车代表着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肯定。

藏族老人赠送的转经筒令内心宁静

当罗建华拿出一个转经筒时,他的表情严肃了起来,他说拿着这个是不能嬉皮笑脸的,必须要心诚。

 

这个转经筒也是有些来历,1996年时,罗建华去西藏画画写生,在路上的时候,遇到一个藏族老人,老人得知他是画家时,希望罗建华为他画一幅画像,罗建华二话没说,拿起画笔为那个老人画了一幅肖像,画完之后,老人从身后拿出转经筒对他说:“希望这个转经筒能够保你平安。”说完这话后,老人便把转经筒送给了罗建华,之后转身离开,罗建华心里很是感动。现如今,每当他觉着心里有些浮躁时,他都会拿出转经筒看看,一看到转经筒,他就想起那个眼神清澈的藏族老人,心中便会宁静许多。

还有一件“曼陀铃”,也是罗建华珍爱的宝贝,这是具有老昆明特色,像舀水的瓢子形状的乐器曼陀铃。

他手中的这把曼陀铃,是他1997年的时候在上海购得,这把生产于1939年的曼陀铃,不论是从光泽度还是琴身本身,都和新的无异,他用手指轻轻触碰琴弦时,琴声像是银铃一般清脆,非常美妙。据他介绍,这把琴是纯手工制作的,是解放前从捷克传过来的。

罗建华的工作室里好玩的宝贝还有很多,每一个宝贝,背后都有一个或有趣或感人的故事。对于他而言,画画与收藏是可以兼得的事情,这些小东西,不仅是罗建华珍爱的收藏,还会激发他的创作灵感,是他创作的源泉。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