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文有与他的老爷车博物馆

1998年的一天,大连街头热闹非凡。中国第一次承办的世界级老爷车大赛:大连——北京路易威登国际老爷车拉力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各式各样的老爷车,逐一入场。编号48的一辆老爷车缓缓驶入场地时,人群中爆发了热烈的掌声。全场唯一的中国选手雒文有开着自己收藏的一辆红旗轿车,这辆车的第一任主人是共和国元帅聂荣臻。令雒文有没有想到的是,他和他的车所到之处都受到了人们的围观、赞叹。“这倒不是咱们的红旗比人家的珍贵,但是在国人心中,这是国车,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骄傲。”雒文有从那时候起,油然而生了一种责任感。

这是雒文有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他后半生的生活轨迹从此发生了转折。

雒文有的一生注定跟汽车有扯不清的关系。

小时候,他看到汽车常常会在后面追着跑。参加工作以后,他费尽周折的终于当上了司机。“那时候当司机可威风了,受尊敬的程度,不亚于县长。”雒文有回忆说。这份司机职业的选择,开启了他人生的财富钥匙。1979年改革开放后,颇具胆识的雒文有向单位提出承包他所开的运输车,凭借干个体运输,老雒几乎一个月就成了万元户。

有了钱之后,雒文有开始想拥有一辆轿车。当时没有汽车市场,雒文有就托关系花了5000元买了一辆北京军区退下来的波兰产华沙轿车,成为河北省第一个拥有私家轿车的人。

随着个人资产的增加,老雒的汽车梦也一步步升级。拥有普通私家车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野心”,“要拥有一辆红旗轿车”成了他朝思暮想的事情。“红旗是国家领导人坐的啊,当时根本不是普通人能见到的,我就心痒啊。”老雒当时的想法,还不是普通的红旗轿车,他想要的是一辆“超级轿车”,这便是当年专门为毛主席定制的、足有三辆夏利车那么长的大红旗。

也就是在找寻这辆梦想中“超级汽车”的过程中,老雒收获了更多的老爷车,不知不觉成了一位老爷车的收藏者。

收藏老爷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爷车的标准是:生产满30年以上,零部件全部是原厂原配,还必须能行驶。在一个有汽车报废法规的国家,寻找30岁的汽车是相当的困难。“本来找到一辆完整的就不容易,但是为了保证原厂原配,以及能够行驶,很多时候要寻找到几辆同样的旧车拼凑在一起。”老雒感慨道。对于老雒这样爱好收藏老爷车的人来说,已经取消的汽车强制报废的条令很令人鼓舞,但是他们最希望的是看到汽车能被国家列入收藏类别。

因为参加拉力赛而产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让老雒卖掉了自己所有的企业,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职业收藏老爷车的道路。“当时太冲动了。”现在的老雒提起当年的决定,有点后悔。“要是当时同时继续做我那些买卖,现在资金上也不会这么局促了。”

但是当年的老雒,身揣几千万的身家,压根没想过钱会是个问题。对于老雒来说,做好老爷车的收藏事业已经是他人生的唯一目标。此后几年,雒文有先是成立了承德老爷车协会(现在已经升级为“中国汽车收藏委员会”)并组织了2001年“红旗老爷车助京申奥行”,2005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12周年“红旗车韶山之旅”,2009年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德老爷车之旅”等活动,基本上都是自己出钱出力。再加上不惜代价的收购老爷车,几千万的资产到现在为止,已经所剩无几了。“家人都不理解,老婆不给做饭吃是经常的事。”老雒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语气中也多少有些无奈。

2008年,老雒在北京怀柔建起了国内首个老爷车博物馆,“终于可以把我的收藏都聚集起来了,以前都是分散在各地的十几个仓库里。”老雒如释重负。

这个博物馆花了老雒1000多万元,但是门票却只有25元。“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请人了,现在是我和老婆还有一个侄子亲自打理。”为了保证每辆车在早上开馆时能整洁地迎接客人,雒文有和家人每天早上4点起床,把所有车擦一遍。

关于老爷车的经营,老雒还有很多想法。最近,他计划用这些老爷车的形象开发成一些纪念品,或者参与一些文化产业的投入,比如参与影视剧的拍摄。“这样可以带来一些收入,同时也能将老爷车收藏宣传出去。”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