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又传佳讯 罕世奇珍夜明珠将入藏

据悉,这颗萤石夜明珠直径1.72米,重8吨,外形光洁,没有普通萤石上常见的冰裂纹。这颗夜明珠在黑暗中能自然发出由绿变白的荧光,如皓月般光亮美丽。这颗夜明珠与此前见于新闻报道的最大的一颗重达6吨、直径1.6米、价值22亿元人民币的夜明珠相比,无疑是更胜一筹。
很多人会好奇夜明珠究竟是什么物质,又何以能发光呢?从现代矿物学的知识来认知,夜明珠是一种萤石矿物,成分为CaF2等轴晶系,硬度为4,密度为3.18g/cm³,是种多成因矿物,主要产于热液矿脉中。而夜明珠发光的原因是与它含有稀土元素有关,是矿物内有关的电子移动所致。当矿物内的电子在外界能量的刺激下,由低能状态进入高能状态,当外界能量刺激停止时,电子又由高能状态转入低能状态,这个过程就会发光。
追叙夜明珠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早在炎帝神农时就已出现过夜明珠,如神农氏有石球之王号称“夜矿”;春秋战国时代,由夜明珠制作而成“悬黎”和“垂棘之壁”,价值连城,堪比和氏璧,当时只有大贵族和富商才能合买得起,晋国曾以“垂棘之壁”为诱饵,“假首与虞以代编”;楚、秦、魏等国的大夫曾借夜明珠寓意哲理,讨论国家大事;秦始皇的陪葬品中也有夜明珠,在陵墓中“以代膏烛”;汉光武皇后的弟弟郭况“悬明珠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以炫耀其富有;宋元明时,皇室尤喜夜明珠,其中一颗传为成吉思汗所拥有过夜明珠,在台湾曾被偷盗,后来破案,才物归原主……夜明珠凭借其美丽、高贵及神秘在我国历史上已成为一种吉祥文化,是一个国家至高、至尊、至崇的权利和富贵的象征,也象征着美好和吉祥。
收藏这颗夜明珠的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新区核心位置——国际中港城内,于2008年4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由浙江中成集团投资兴建,全额民营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馆内展品一万余件,其中有全长48米的硅化木,一母多胞胎鱼龙化石,以及9米多高的海百合化石,在全国乃至亚洲均为稀有,十分珍贵。
博物馆目前已是长三角地区展馆面积最大、品种俱全、藏品最为精美的地质博物馆。它是青少年科普知识教育基地,也是浙江省第一个综合性大型地质博物馆。目前拥有恐龙厅、地球厅、岩石厅、矿物厅、化石厅、宝石厅、火山厅、浙江山水放映厅、石油勘探厅和浙江省地质地貌沉降厅以及地震逃生演示厅等11个展厅,馆藏标本1.2万余件(套)。
9大展厅是博物馆的核心部分。地球厅模拟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嫦娥奔月”等热点科研项目;化石厅复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海洋繁荣景象;岩石厅则展示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类数以千计的岩石标本,向人们呈现了神奇瑰丽的地下世界;矿物厅收藏了300多种矿物晶体,包括美轮美奂的如神仙洞府的石膏晶洞、晶莹剔透的萤石晶体等20多种绝品;另外,博物馆里还展示了200多种天然宝石原石,汇集翡翠、软玉、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众多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珍品,许多藏品都引起参观者的惊赞。
与其他博物馆相比,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呈现出两大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它的古代原貌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整体设置;另外,互动性强、游戏趣味浓也成为博物馆吸引参观者的另一大特色,这些设计理念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博物馆体系中均属先进之列。
博物馆自成立以来,被国土资源部授为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唯一单位)。被浙江省地质学会授权为“浙江省地质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被共青团浙江省委员会、浙江省学生联合会授权为“浙江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被浙江省科技厅授权为浙江省地质科普教育基地。被浙江省地震局授权为“浙江省防震减灾教育基地”。
博物馆以“科教强人、商业兴市、地质保护、科技节能”为设计理念,作为该馆的创办单位浙江中成控股集团希望通过参与公益性的事业,在全社会建立起保护环境,提倡绿色生活的理念,通过地质博物馆的图文和实物声情并茂的介绍,展示祖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现状,从而让人们认识到珍惜自然资源,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在当前能源日益紧缺的大背景下,创办东方地质博物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进一步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地质资源应科学开采,从而更好地综合利用。”作为投资者和建造者浙江中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利华这样认为。
自开馆以来,博物馆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博物馆题词“地质资源,博大精深”,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科技部部长)万钢写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来馆指导。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安成信、原商务部副部长沈觉人、第一集团军副军长王庆广少将,以及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科技部,国家文明委,解放军总参谋部,全国总工会,国家体委等领导到馆参观,省五套班子领导夏宝龙、徐宏俊、陈加元、徐鸿道、李泽民、任泽民等,地、厅级以上领导200余人先后来馆参观。开馆以为,共接待各界游客65余万人。讲解一千余批次,接待美国、德国、日本、法国、韩国、印度、非洲等国学者、友人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3万余人,受到广泛好评。
此前,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已收藏了5项获得吉尼斯纪录、12项居全国之冠的国宝级珍品。这颗世界最大的夜明珠入藏,对于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而言,无异于是锦上添花。对于丰富博物馆馆藏,提升博物馆整体运营水平意义非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