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将建“古城历史文脉”博物馆体系

新一轮博物馆建设启动,围绕城市特色打造四大系列——

甘家大院改造为“非遗民俗双博馆”;依托上坊东吴大墓、建康城遗址分别打造东吴、六朝博物馆;南唐二陵内将建设南唐历史文化博物馆……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南京新一轮博物馆建设的大幕正在拉开。记者昨日从市文物局了解到,我市今年将启动一批博物馆新建、改扩建工程,建立以“南京古城历史文脉”为主题的系列博物馆(纪念馆),形成社会历史类、自然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与综合类四大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体系,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

老瓶装新酒——

甘家大院变身非遗博物馆

“人类共同的遗产”展示南京4项世界级非遗——南京云锦、古琴、南京剪纸、金陵刻经;“城市记忆”汇聚金箔、白局、秦淮灯会等45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馆”介绍南京42位国家及省级传承人……

翻阅非遗博物馆展陈改造的设计方案,如同打开了一本精华版的“金陵非遗百科全书”。按照规划,拥有7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甘家大院,将划出四分之三作为非遗专题陈列,通过文字、照片、音像、动漫、场景复原等形式,全面生动地展示南京现有的2004项非遗资源以及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据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沈浩介绍,作为今年我市博物馆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非遗博物馆展陈改造工程现已启动,计划今年年底完工。

南京目前共有博物馆(纪念馆)55家,平均每年举办各类展览近200次。继市博物馆去年完成提档升级后,明城垣史博物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等也将于今年启动改扩建工程或展陈改造,带给公众全新的参观体验。

遗址变景观——

上坊大墓将建遗址博物馆

21.5米的超长墓坑、雕刻精美的虎首石棺座……2005年出土于江宁上坊的东吴大型砖室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六朝墓葬。如今,这座大墓即将变身为“东吴历史文化博物馆”。据了解,占地40亩的东吴博物馆今年将开工建设,主体展示区以墓道为参观轴线,展示墓葬形制结构、排水沟、斜坡墓道等相关遗迹,建成后将成为南京第一座墓葬遗址博物馆。

在南京,越来越多考古遗址告别“挖完即埋”的命运,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对原有博物馆提档升级的同时,我市今年还将以考古遗址为基础,新建一批遗址类博物馆。除了上坊东吴大墓外,原汉府街车站地块发掘的六朝建康城遗址也将原址保护,建设“六朝建康城遗址博物馆”,位于祖堂山的南唐二陵内也将建设南唐历史文化博物馆。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轮博物馆建设工程结束后,我市将建立起以“南京古城历史文脉”为主题的系列博物馆(纪念馆),形成社会历史类、自然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与综合类四大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和代表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博物馆体系。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