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家“雅集”上海博物馆讲“兰亭”人气火爆

众多中国书法名家因王羲之的传世名作《兰亭序》3日“雅集”上海博物馆,向此间书法爱好者讲授“兰亭”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现象,遭到市民追捧,也吸引外国友人加入粉丝行列,前来听讲。

上海博物馆有关人士介绍,此次举办的上博“上巳·兰亭雅集”讲座旨在让众多书画爱好者多角度、深层次的了解《兰亭序》,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今年9月将在北京故宫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兰亭大展”预热,希望届时再掀“兰亭”热。

当天开讲的上海博物馆书画部研究员刘一闻为观众“细读”兰亭。白领范丽说,平时十分爱好书法,“一听说有这么多专家讲兰亭,恨不得每周都有”。而一天6场的高强度讲座安排,她笑言,虽然人累了点,“但很像当年在学校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演讲一样”。

申城市民对书画艺术的热情高涨,上海博物馆自3月18日接受电话预约以来,热线爆满,100个名额在15天内被一抢而空后,仍有市民打电话要求入场。

为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上海博物馆今天还首次设置了外场,安排未成功预约者收看同步直播。据现场一位志愿者说,她遇到一位不会讲中文的日本书法爱好者,虽然没有预约成功,坚持在外场看完上午的同步直播。

刘一闻细读兰亭后,浙江大学人文艺术学系教授陈振濂跟大家分享了他对“兰亭”的感之。陈教授就《兰亭序》的起笔、落笔等法度在现场与听众共同交流。不少观众在陈教授刚抛出一个问题就开始抢答。观众对《兰亭序》的如此热情也让博物馆方面和专家颇感意外。

据介绍,永和九年,由“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亭雅集现场即兴写成的28行、324字的行书《兰亭序》被后人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中所体现的艺术魅力千载之下仍让人向往不已。而历史上对《兰亭序》的研究也始终与书法学习的热潮相伴相随,范围也愈加广泛。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