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研究风筝知识 把“风筝博物馆”放飞上天

又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漫天飞舞的风筝有软翅的蝴蝶,有硬翅的人物,有串式的蜈蚣,有筒式的宫灯,可你见过以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为原型的风筝吗?听说风筝明星郎咸忠扎出了风筝博物馆造型的风筝。4月3日,记者来到郎咸忠家中先睹为快。
“风筝博物馆”风筝目前已经试飞成功
4月3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高新区新城街道富华新村郎咸忠的家中。他的家充满艺术气息,客厅里挂着自己画的国画,卧室的床头挂着做好的风筝,阳台上到处是扎制风筝用的竹条和扎好的半成品。在得知记者来意后,郎咸忠从房间里拿出了自己今年的风筝作品。
这是一只外形为博物馆的立体风筝,整只风筝色彩鲜艳。罩面上的凤凰、仙女、蝴蝶等图案画工细致,色彩均匀。博物馆顶部和门框上方五颜六色的立体小旗子及门框内悬挂的几个红色小灯笼,更是给整只风筝增加了不少乐趣。
这只风筝是我仿照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做的,取名为‘风筝博物馆’,绝对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风筝作品。”郎咸忠说,他1999年曾在风筝博物馆帮过忙,对博物馆的造型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我也曾做过一只风筝,但是现如今罩面上颜色大都已褪掉了,今年就又重新做了一只。”
风筝的布料为真丝绢,整只风筝从设计到扎制共用了一周的时间,由于竹子比较多,骨架扎制起来费事儿点外,其余扎制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现在风筝已试飞成功了。”郎咸忠如是说。
郎咸忠告诉记者,扎制这只风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风筝会,更是为了留份纪念。“下一步我想把风筝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也做进风筝里呢。”郎咸忠比划着风筝,乐呵呵地说:“让他们拍张照片,头像用照片,身体我来制作。就像这些小旗子一样,把他们放在‘风筝大厅的大门’外。”
和祖父学习扎风筝
十四岁扎出第一只
说起风筝,郎咸忠饱含深情地讲起了祖父郎子和。他的祖父擅长扎风筝,自小耳濡目染,他也对扎制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祖父便将扎风筝的手艺传给了他。“记得十四岁时,祖父拿着‘钟馗’做示范,一边扎一边教我,此后,我独自完成了‘李白’风筝,放飞挺好,但是起飞不高。”郎咸忠回忆道。
郎咸忠告诉记者,他的祖父除了擅长扎风筝外,还会书法、唱戏,还懂中医。由于京剧唱得好,结识了不少社会名流,其中有许多著名的画家,祖父扎的风筝就是他们画的。郎咸忠从中受启发,他觉得扎和画是做风筝的两大步骤,不仅要擅长扎,还要擅长画,他便决定自己也学画。“我从1957年到1978年一直跟随郭兰村学习素描和线描。”郎咸忠说,他比较擅长画人物,做的风筝也大多是人物风筝。
据了解,郎咸忠的“麻姑献寿”、“钟馗”、“许仙游湖”等多只风筝被潍坊风筝博物馆收藏,他连续多年获得潍坊国际风筝会颁发的“风筝明星”称号。
潜心研究风筝知识
多做几只精品风筝
提起自己的作品,郎咸忠最得意的还是1985年参加第一届全国风筝邀请赛获得金牌的“麻姑献寿”。说起这个作品,他娓娓而谈,“麻姑献寿”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一直是中国传统风筝中的经典作品,他想借“麻姑献寿”表达对中国风筝的热爱和祝福。
要做好一个风筝,首先要从设计图开始。”郎咸忠表情极为认真地说道,设计图要考虑到力学和骨架设计。风筝的起风与风级的大小都需要考虑到力学知识,风筝的骨架结构必须要承受力大,材料要轻,这样风筝才能起飞得高。
当时参加比赛的情形,直到如今依然历历在目。”郎咸忠回忆道:“当时是在老文化宫的篮球场进行的比赛。地面上铺着的,墙上挂着的,2000多只五彩斑斓的风筝让人眼花缭乱。这只‘麻姑献寿’试飞很高,很稳。”郎咸忠一脸自豪地说。
提及以后的打算,郎咸忠说:“除了朋友想要我做的风筝外,我暂时不会做风筝了。天气好时,我经常会到富华国际展览中心前面的小广场放自己扎的风筝。没事的时候,我更喜欢研究关于风筝的知识,争取再做几只精品风筝。” (韩健飞 岳箐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