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博物馆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老放映员周利斌正在摆弄他的宝贝 程昌福 聂伟霞 摄

30台各种年代的电影胶片机,1000多部电影胶片,这些珍贵的资料都集中在一个乡镇的大会堂里。今天上午,在景宁海拔1030米的大漈乡,云中大漈乡村电影博物馆揭牌诞生。

大漈乡是景宁最高的乡镇,“云中大漈”去年刚刚成功申请成为4A级景区。乡村电影博物馆就设在乡里的大会堂。上午11时,当我们走进简朴整洁的大会堂时,一眼望去,四周墙上,贴满了勾人回忆的20世纪的电影老海报,其中大部分是革命战争电影。随行的一位年轻记者看到《怒吼吧!黄河》、《年轻的朋友》等海报时,都十分新奇:“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这些连听都没听说过的电影。”

大会堂里没有城市电影院里的座椅,仍保留了两米长的长条板凳。大屏幕上,正播放着老片子《上甘岭》,虽然是黑白片,不少村民和小朋友仍看得津津有味。

二楼的陈列室,30多台老式胶片机到最新的数字放映机一长溜地摆着,仿佛就是一部中国电影放映的变迁史。博物馆的放映员周利斌笑吟吟地给我们介绍他用过的宝贝:8.75毫米的放映机,16毫米的倒片机……还有最新在用的数字放映机。

从1971年开始在景宁当乡村放映员,周利斌至今已经放了41年的电影。如今他名片上的头衔是丽水市大篷车流动电影院的“电影放映技师”。这位老放映员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在做有心人。他收集的放映机中,包括20世纪50年代景宁第一台国产电影放映机,“当时是仿乌克兰的,原来都被卖了,我又从废品收购站收了回来。”

因为热爱,所以放了一辈子电影的周利斌,同时收集了所有他放映过的电影胶片。“我放的第一部电影是《英雄儿女》,当时在乡下大操场上放的,几乎全村人都搬着板凳来看哦。”

如今,周利斌收集的这1000多部电影胶片都保存在博物馆的专设房间里,其中包括在网上炒到5万元的大型歌舞剧电影《东方红》的电影胶片。大漈乡的党委书记王庆说:“一天放三部,也能放一年不重样!”

为何在如此偏远的地方建起乡村电影博物馆?王庆说,一来有周利斌无私的捐献;二来建起博物馆后,通过为村民和游客免费提供观看这些老电影,能丰富大漈的旅游文化。“再说,我们这儿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最适合保存这些老胶片了。”王庆忍不住推销起了大漈的生态环境。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康健民赞叹:“能在丽水如此偏僻的地方建起如此规模齐全的电影博物馆,对普及电影文化,丰富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大有裨益。再过几十年,这些东西都是文物了,很有历史意义。”

而对周利斌来说,2011年,景宁将全面普及数字放映机。届时,这些博物馆里的老放映机,将成为他重温激情燃烧岁月的最好老朋友。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