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两名剑命运不同:勾践剑大热 夫差剑无人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王夫差剑 通长37厘米,身长28.5厘米记者叶茂林摄

在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馆里,穿越2000多年历史的越王勾践剑陈列在展厅中央,每个参观者都会在它面前驻足品鉴。但在省博文物库房里,还有一把青铜短剑却鲜有人知。若不是剑身刻着两行铭文,谁也想不到它的主人是勾践的死敌夫差。这把夫差剑的剑身无任何装饰,看上去如磨刀石般粗糙,剑刃也已参差不齐,但它仍是大有来历。

相传,公元前496年,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挥兵讨伐越国时,被越王勾践用计谋击败吴军,阖闾临死前将王位传给儿子夫差,叮嘱夫差为他报仇。夫差征召能工巧匠打造了数把宝剑,定名为吴王夫差剑,然后亲率大军一举攻破越国。省博物馆珍藏的夫差剑或许就是其中一把。

1976年,夫差剑在襄阳蔡坡一个墓葬中出土。经测量,该剑通长37厘米,身长28.5厘米,剑柄有两处断裂痕迹,剑身有铜锈。经专家初步鉴定,这把剑很有可能是吴王夫差剑。但由于有几个字不能辨识,专家们没法最终确认。

如何确定这把剑的身份呢?几位专家请教了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一个多月后,郭沫若回信确认该剑为吴王夫差剑。可是,蔡坡墓的主人是楚国下大夫,在他的墓葬中,怎会出现吴王夫差的佩剑?

对这个问题,郭沫若也在信中做了推断。他认为越国灭了吴国之后,该剑就流入了越国,后来楚国又灭了越国,最后该剑到了楚国,楚国把战利品分赏给一些有功的大臣,才使这把剑辗转至襄阳。

据透露,选择展品时,省博工作人员本想把这对冤家的两把剑和夫差矛摆在一起,可比起勾践剑和夫差矛的精致,夫差剑实在太不起眼,最终只得作罢。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