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这么多博物馆不可思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物专家在晋江为市民现场鉴宝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近40家博物馆,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家,二级博物馆3家。此外,一些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正蓬勃发展。那么,针对目前泉州的博物馆、古玩市场的现状,文物专家,收藏界人士是如何看待,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器物处研究员兼处长,被称为台湾四大文物专家之一的张光远先生应邀参加家乡的活动,并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在泉州市博物馆为市民免费鉴宝。问及对泉州的博物馆和文物的印象,走遍世界各地的他也惊诧于泉州的博物馆数量之多。“一个城市居然有这么多博物馆,非常不可思议!”

【惊诧】

多宗教各具特色

对公众免费开放

张光远祖籍惠安崇武,自小随父亲去北方,后移居台湾。近年来,张光远数次应邀来泉,为家乡的博物馆和高校学子作学术讲座。虽然他移居台湾多年,但他对泉州的风土人情熟稔于心。

说起对泉州各大博物馆印象,他一方面惊诧于泉州的博物馆数量之多,另一方面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大加赞赏。他说,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一些博物馆均收费,而泉州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免费开放,这于公众而言,无疑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是提升知识和素养的最好时光。

他认为,泉州各大博物馆各有特色,有反映摩尼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泉州不愧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不足】

千年前文物较少

寄望于未来发掘

张光远先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31年,对于文物、古文字、书画方面颇有研究。他参观了泉州部分博物馆馆藏文物,对泉州古董市场也有一定了解。在他看来,泉州虽是藏宝之城,宋元明清文物可谓遍地开花,虽然也有新石器时代文物,但中原地区出土的夏商周时期文物基本空缺。他举例,中原地区、内蒙古等均发现六千年前、八千年前的文物。

“泉州一千年以内的文物很多,但一千年前的少之又少,如果继续考古发掘,应该会有更多发现!”张光远说,泉州文风鼎盛,但在器物方面稍逊。对此,他建议一方面政府引进外地的文物,另一方面应寄望于考古发掘、寄望于将来。

【建议】

古玩市场“交学费”

不如潜修博物馆

看过泉州部分博物馆展品后,张光远认为博物馆馆藏丰富,尤其是以先进技术进行展示,形式相当不错。他还提及泉州海交馆和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认为前者的古船造型很美,而“任何美的东西都能让心灵长进”,后者以3D技术展示“很生动”。

“博物馆是民众学习文物知识最好最直接的地方,千万别再到地摊、古玩市场去"交学费"了!”在多次为泉州市民鉴宝后,他发现泉州虽然收藏者众多,但大多数人是在“交学费”。

“博物馆的展品是历代古人工艺、美术及智慧的结晶,可以很好地提高素养。”张光远称,收藏爱好者与其盲目买古物,不如多到博物馆学习。

张光远还道出“形、纹(或文)、色、质、工”收藏五字诀,赠予泉州收藏爱好者。拿到藏品,要观察其形状、文字纹理、颜色、质地、做工,且这五个字,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市民想收藏,得先从这五字功夫学起,学得形、纹、色,算是入门,再学会质、工,就能登堂,届时再收藏古物,就可以少买到赝品了。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