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端午民俗展览和系列活动

端午佳节到来之际,黑龙江省博物馆“粽飘香 舞端阳——端午民俗展览和系列活动”日前举行了开幕式。与开幕式一同进行的还有“迎端午手工包粽子比赛”和省博物馆与和兴社区共同编排表演的“粽飘香 舞端阳——传统旱船秧歌表演”。

节日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节日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我们民族认同和国家凝聚的重要文化元素,其中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

本次端午民俗展览共分为“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的主要习俗”两个单元共计十个展览组,系统地向广大观众介绍和叙述了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的由来、演变和发展历程,全面地向大众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民俗文化习俗和各项文化内容,并辅以各类珍贵的端午文化藏品加以烘托。

黑龙江省博物馆为观众准备具有端午民俗特色的文物展览,如馆藏六朝龙虎纹镜、铜龙、钟馗像、民俗剪纸等珍贵馆藏文物,并辅以大量的相关民俗节日图片、展板、画作和大量的文字叙述,让观众从平实氛围中感受节日、从生活点滴中发掘传统,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含义与韵味。

“迎端午民间手工包粽子比赛”是由馆内工作人员组成若干参赛组进行限时比赛,而“粽飘香 舞端阳——传统旱船秧歌表演”则突破了传统展览模式,在展览中揉入了互动项目,增强了群众参与度、极具互动性。旱船秧歌表演由来自和兴社区的六十余名社区居民历时一个多月编排而成,表演场景幽默诙谐,又不乏鲜活性和亮点,表演人员与观众热情高涨。色香味俱全的现场炮制的粽子,火爆十足的旱船秧歌表演,更为黑龙江省博物馆增添了异常浓厚的节日氛围。

为了使得本次民间包粽子比赛得以顺利进行,黑龙江省博物馆购进包粽子比赛所需的盆、米等材料,采购了旱船表演所需的旱船道具和各式男女演出服装,并为比赛选手及表演人员准备了丰厚的奖品。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前来参观的观众大呼过瘾。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长庞学臣表示,对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反映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凸显了大众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及追求。正是这种重视和传承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得以代代相传和不断发扬,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黑龙江省博物馆将坚守做“百姓的博物馆、大众的博物馆”这一新时期的办馆理念,传承文化、守护财富、弘扬文明,端午节期间,黑龙江省博物馆本部及群力分馆的员工将放弃休息,坚持免费开放。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