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打造国内高校首个汽车科技博物馆

重庆理工大学精心打造的汽车科技博物馆即将揭开神秘面纱。全国首个在高校建立的汽车科技博物馆,将是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平台;国内高校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学校服务社会的平台……

这个集多个平台为一体的汽车科技博物馆,不仅是个汽车科普基地,也将成为该校汽车相关专业学生实践的主战场,凡是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能提前在这里动手设计汽车、直观感受汽车生产制造的流程;这里也是学校师生和著名汽车企业的实验室,这个共同设立的研发平台,将带动汽车技术创新。

汽博馆将揭神秘面纱

即将建好的汽车科技博物馆,让很多汽车发烧友充满期待。重庆汽车学院常务副院长米林教授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揭秘:这个汽车科技博物馆,将集“看热闹”和“看门道”为一体。

重庆汽车科技博物馆将重点展示国内外和重庆市汽车发展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现代汽车先进的策划、设计、试验、生产、检测技术;展示汽车产品开发流程,搭建教学、科研服务平台,介绍重庆理工大学研究成果;重庆汽车行业的最新技术、产品、零部件成果展示……

汽车科技博物馆将由7个区域组成:汽车博物馆、虚拟现实与产品策划、车身造型设计、汽车设计及分析、汽车生产制造、先进试验技术、汽车后市场服务。

通过声、光、电、实物立体的展示,采用电影、虚拟现实等手段向理工大学师生呈现汽车行业的发展历史。据悉,汽车科技博物馆计划定期向社会大众开放,承担向社会大众普及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的责任。

传承历史   彰显特色

重庆理工大学校长朱新才教授,是汽车科技博物馆的发起人和倡导者。他说,“修建汽车科技博物馆的初衷,是为了传承历史,彰显特色。没有兵工就没有重庆工业的今天。重庆理工大学也是来源于兵工, 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兵工历史背景的院校。”

“理工大学的特色如何与兵工和汽车相结合?如何将落户在理工大学的重庆汽车学院打造出特色?”朱校长说,这一直是他在思考的问题。

即将落成的汽车科技博物馆,将为学校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搭建平台。

“我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学校的学科建设都将围绕汽车工业产业链来展开。”比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设汽车材料专业方向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将开设汽车自动化专业方向,还有汽车市场营销、汽车物流、汽车运营管理……重庆理工大学的学科特色得以确立。

打造一流教学平台  搭建学生实践阵地

全国高校中建起首个汽车科技博物馆,将给重庆理工大学的师生带来什么?

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石晓辉教授表示,这个汽车科技博物馆不同于 其他汽车博物馆,这个是以汽车科技作为主线,从概念设计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后市场的全过程,最新的技术、产品、零部件的展示,理工大学的学生通过汽车博物馆这个平台就能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装备、软件。

学校积极搭建学生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就能亲身体验、实践最新的技术,理工大学在这方面的教学探索和尝试已尝到甜头。

上月,在“2011 Car Design News中国汽车设计大赛”中,重庆汽车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谭潇,在同清华、中央美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奢华概念奖。此次大赛的评委由克莱斯勒(Jeep)、戴姆勒、通用、标致雪铁龙、上海大众等车厂设计总监担任,谭潇的作品得到了专业的认可,大赛将全额资助他前往美国底特律的College for reative Studies(CCS)学习。

从2003年来,工业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突出车身造型设计专业方向,坚持“以设计实践课题为主线”教学模式进行培养。主要汽车企业用的设计软件,学校都买来给学生用。在学校就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到企业后就能快速适应并上手。

设计专业以“实践课程”来提升学生竞争力的成功经验,将随着汽车科技博物馆的诞生,复制到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汽车科技博物馆将建立模拟4S店、汽车检测室、策划营销实验室……汽车相关学科的实践课程将以汽车博物馆为载体和平台,更多专业的学生将因此而受益。

打造一流科技平台 推动汽车科研创新

汽车科技博物馆的兴建,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让学术人才能在重庆理工大学实现自己的科研抱负。

“学科建设最核心的是人才队伍的建设,要为人才创造科研条件,否则即使引进了人才也无用武之地,留不住人才。”石晓辉教授认为,汽车科技博物馆的设立,不仅是专家们进行科研最好的实验室,还将引进顶级的研发汽车的科研院所,共同进行汽车的研发,打造国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

汽车学院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学科团队建设并取得重大突破。现在学院已经从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引进4名学科带头人,选送优秀青年学者到日本九州大学和韩国全南大学攻读博士,有7名教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支持到国外学习访问。

不仅如此,这里也将成为汽车研究创新的实验室。目前,重庆汽车学院的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学科已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心、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实验教学师范中心。这些都将集中落户在汽车科技博物。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