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老馆“变脸” 群艺馆新馆“开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在其到来之际,洛阳人早已熟悉的洛阳博物馆(老馆)也在悄悄变脸,大院门前多了“洛阳群众艺术馆”和“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两块铜牌。

自从新馆建成使用后,坐落在中州路繁华地段的洛阳博物馆老馆的去向,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洛阳博物馆1973年迁至中州路,陈列大楼是一座琉璃瓦装嵌的民族形式建筑,1974年5月1日正式开馆,占地35亩,展览大楼面积2800平方米,堪称洛阳一座“文化地标”。自从博物馆迁至洛阳新区后,老馆暂由洛阳群众艺术馆接管使用。

今日下午记者来到正在整修的群艺馆时,大楼正面那块洛阳人熟悉的“洛阳博物馆”牌匾已经不见了踪影。这几个大字由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书写,曾是洛阳的文化象征之一,取而代之的是“洛阳群众艺术馆”几个大字。据工作人员说,老匾并没有被破坏,而是悄悄“藏在”了新匾的下面。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有了法律上的保证。

据群艺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洛阳非遗中心就设在群艺馆。待群艺馆投入使用后,一楼西厅将建成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用实物、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宣传展示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该中心还将不定期举办活动,使洛阳的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坚强的阵地。据悉,11日上午,群艺馆门前将举行《非遗法》的宣传展示活动。

相关链接

11日,19个博物馆等免费开放

今年6月11日当天,我市19个博物馆、文物景点将免费开放,分别为:洛阳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匾额博物馆、洛阳周公庙博物馆、洛八办纪念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洛阳山陕会馆、洛阳汉魏故城永宁寺遗址、洛阳汉魏故城阊阖门遗址、洛阳汉魏故城北城墙、偃师商城博物馆、偃师唐恭陵、偃师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宫殿区遗址、孟津龙马负图寺、新安县博物馆、伊川程园(程颐、程颢墓园)、伊川范仲淹墓园。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