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犁头纺车 记录军民鱼水情

昨日,“重走长征路”第二小组记者到达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1936年,先后有4万多红军在此休整半年之久。红军进驻期间,生活来源主要靠当地提供,离开北上时,每人还备有干粮及生活必需品。2万炉霍人供给4万红军的历史,谱写了民族团结的篇章。

在炉霍县博物馆二楼的红色展览馆红军厅内,炉霍县副县长拥塔拉姆介绍,1936年,朱德等红军领导人率领的部队先后到达炉霍驻扎,不仅设立了红军总指挥部,还办了红军总医院,红军大学等机构。“红军刚开始进驻炉霍时,老百姓很畏惧,跑到山上不敢回家。当时,朱德总司令向进驻红军提出了尊重这里的风俗习惯等四项规定,并派指战员与翻译上山寻找劝老百姓回家。”不到半个月,绝大部分的老百姓陆续回到家中,并与红军融洽相处。

在展览馆内,记者还看到有犁头、纺车等文物。当年红军在此驻扎时,正是春播时节,朱德、徐向前等红军领导人不误农时,帮助群众种好庄稼,“红军领导人与百姓共同劳动的故事,至今还在群众中传颂。”成都晚报记者 蒋思宇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