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亚谈重庆老街保护 重庆将建三大博物馆

何智亚谈重庆老街保护 重庆将建三大博物馆-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何智亚给网友签名 网友FM2供图

昨日,在大渝网会议室,重庆老街QQ群邀请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何智亚,举办了第一场讲座活动。在2个小时的讲座中,何智亚先生就老建筑的保护、城市发展与历史建筑开发利用等话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你们的活动,让我很感动。”何智亚先生表示,普通人关心历史、关心老街,体现了一种责任感,有忧患意识。“重庆是历史文化名城,但能拿得出手的并东西不多,和国内、国外一些城市有差距。对传统文化历史要呵护,不然很快就没有了。”对湖广会馆的保护、开发,是何智亚先生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作品。“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有这种忧患意识,为保护老重庆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很多老建筑都是风雨飘摇的危房,保留下来得很少,需要我们去关注。”

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历史文化的破坏,让何智亚先生几次提到“很遗憾”。解放初期,以及90年代的旧城改造,对城市文化的破坏比较严重。 “旧城改造是必须的,但尺度的把握很重要。”何智亚先生向网友介绍,滨江路的建设时,沿江全部都是古城墙,后来只保留了东水门一小段,码头设施、吊脚楼都拆了。“当时觉得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但现在回头看觉得很遗憾。”何智亚先生表示,一些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却让原生态的东西面目全非,“不少古镇都存在这种情况”。

看到在保护老城建筑上做了大量工作的何智亚先生,网友们都很激动。多名网友都对自己关心的城市建设中老建筑如何保护的问题,与何智亚先生进行交流。网友们表示,在多次扫街中,看到写着“拆”字的精美老建筑,都很心痛。

“这个是有矛盾,作为欣赏者和被欣赏者的观点不同。”何智亚先生表示,吊脚楼看起来很有特点,但根本没有办法居住,居民在里面生活极其不方便,“我们可以在新建筑中吸纳它的符号标志。”

何智亚先生对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和发展,让网友们很兴奋。“政府越来越重视、利用、保护历史文化,现在重庆打造具有巴渝风格的街区、建筑,已经从主城延伸到各个区县。”

何智亚先生介绍,重庆将建3个博物馆,大足石刻博物馆、中国抗战大后方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千年寺庙、百年教堂也将进行整修。

大渝网上开设的“重庆记忆”专题,网友们用图片和文字,记录城市历史,何智亚先生也觉得很赞。城市的文化保护是很大的课题,历史研究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你们的活动很好,能坚持下来更好,大家可以扩大视野、拓展新的东西。”何智亚先生表示,自己也喜欢上网,会从“重庆记忆”专题中搜集吸纳网友的意见。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