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布依族生态博物馆”

镇山村位于贵州花溪水库中段北岸的一个小半岛上,村内有古屯堡、古营盘和层次分明的石厔建筑,村子里聚居着120多户布依族、苗族同胞。
整座村寨被一堵明代修建的屯墙一分为二,屯墙内的一片高地为“上寨”,毗邻水库的为“下寨”。“上寨”为保存完好的明清时代屯兵驻防的古屯堡,其四周都围绕着3米高的屯墙,“下寨”原建于南明河畔,民居呈阶梯状排布在这片多级梯形坡地上,并与花溪水库南岸的半边山隔水相望。
镇山村是一个石头世界,石门石墙石板路,房顶也用石板铺盖,家中的一些用具也是石器,诸如碓、磨、钵、槽、缸等等。村里所有的阶梯、场院、围墙、村巷,全用灰白色的石头铺砌而成。
民居多呈三合院或四合院,它们当中多数是用木结构支撑的,也有一些用石板、石礅支撑的,但是它们的墙面、屋顶全是用灰白色的石板砌成的,这些民居因此被人称为“石板房”。当地一位老人告诉我,这石板房不会漏雨,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冬暖夏凉。石板房工艺朴实无华,造型美观大方,它作为一种民族建筑物,反映了当地自然特点和布依族建筑文化特色。
走出石头村落,乘船慢行,看着“枕水人家”,让我想起一句诗:“湖水碧绿二十里,夹岸桃花照眼明”。显然,世外桃源般的镇山村在我的心中充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闲野怡情”之趣,像是一幅“石头与山水天趣结合”的风俗画。在这里,无论玩水登山,临窗观看湖光山色;或是清茶养神,醉于黎明和黄昏之中,该是多么幸福呀!
半边山,正面陡峭,像被刀削掉了一半似的,抵达山顶,可以鸟瞰花溪湖,山高湖瘦,水蓝船微,远村隐逸,情境高远。
镇山是一个民族文化村,可常见到身着民族服装的布依族儿女们载歌载舞,跳芦笙舞,唱敬酒歌、献酒歌,献牛角酒,吹奏长号、唢呐,鸣放铁炮……这儿传统节日有布依族的“六月六歌会”和苗族的“四月八”等等。最为热闹的要数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十三、十四,这3天镇山村苗族和布依族要共同主办“跳花场”,小伙子、姑娘们衣着艳丽盛装,佩戴着耀眼的银质饰品。附近几个区、县的苗族、布依族村民也如潮水般涌来,有二三万人。场地中央竖立一棵1丈多高的长青树,俗称花树,树上挂着红布条。跳场开始前要举行踩场仪式,先由两名儿童骑马绕花树转3圈,青年男女们再围绕花树吹芦笙,唱歌,跳舞,斗鸡、斗雀……这样的庆祝活动一直要延续3天3夜。
镇山村几乎每个院落都是“农家乐”,处处都是卡拉OK的歌厅。布依族农家菜饭很有特色,有辣子土鸡、酸菜炒魔芋、腊肉蒸香肠、岩芽菜、糯米花、小豆汤、荫辣角、苦蒜炒鸡蛋、布依豆腐干、油炸黑糯米饭、清沌银鱼等等,全是农家自产或天然的原生态环保食品。夏日穿上泳衣,开着飞驰的快艇,吃着喷香的烤鱼虾,喝着纯香可口的糯米酒,听布依姑娘献上一首首敬酒歌……真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镇山村早在1993年就被贵州省批准为“民族文化保护村”,1998年被列为世界上唯一的“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00年由挪威援建,重点保护布依族历史悠久的“石文化”,以彰显这一弥足珍贵文化遗产的古韵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