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缝”中的高校博物馆 如何走出“围墙”?


“来,在这儿给我照一张。”
北京大学西门外,来自宁夏的李涛和同学不停变换姿势拍照留影。对这所名牌学府,他们印象直观:校园环境优美,建筑古老质朴。但再问还有哪些深刻印象? 李涛不好意思地挠挠脑门: “对不起,说不上来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就在几百米外,一座校园博物馆正静静开放。它就是由中国最早的考古研究室发展而来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2000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着前燕京大学史前历史博物馆、北京大学在1952年设置考古专业之前等各个时期收集珍藏的精美文物,上万件藏品足以追溯华夏文明,也见证着北大在中国考古领域的魅力与实力。
像这种高校博物馆,目前北京有十余个,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馆藏达十多万件,其中6家博物馆在北京市文物局正式注册备案,是一笔不可小觑的宝贵资源。
遗憾的是,不少高校博物馆却养在深闺人未识,常常与人擦肩而过,成为校园里一道“失落”的风景。
现状
最多一年关门10个月
“问谁都不知道,找到它还真不容易。”
来自河北的李飞是博物馆迷,这次利用双休日专程来京参观高校博物馆。他从网上查了资料,知道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就位于校园内,藏品数量有5700余件,年代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最吸引我的是人大正在进行的‘抢救家书项目’,特意来参观,但问了好多人,花了一个多钟头才找到地方。”有这么难吗?记者决定实地探访。
走进人大东门,南北两条主干道绕着小广场依次向西延伸,博物馆在哪条路上?路边的指路牌上没有标注,只标着图书馆、逸夫楼等主要建筑物的位置,想去博物馆,初来乍到还真有点找不到北的感觉。
事后得知,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与学校档案馆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由于场地有限,后成立的博物馆被一分为二在校内其他建筑里,一部分陈列展位于明德新闻楼地下一层,校史展则隐身在世纪馆。
记者注意到,无论明德新闻楼还是世纪馆,门口都没有路牌标明博物馆的位置,别说外来的参观者,其实很多大学生也未必清楚。
“身边还藏着这么多宝啊?这三年我算白过了。”一位大三女生很吃惊,她头回听说学校还有博物馆。
找不到,可以找;但找到了,保不齐吃个“闭门羹”。
苏晓遇到的是另一种情况。她是中学老师,为了备课,打算到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查找一些资料,但对着日历算计了半天,最终决定不去了。
“没办法,和我的时间怎么也对不上。”苏晓说,“其实也不怪我运气不好,这家博物馆一年开放时间加起来才40天,赶上我有时间又碰巧博物馆开放那算走运!”
原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每周二、周四上下午各开放3个小时,周六下午开放3个小时,节假日和寒暑假均闭馆。
开放时间短是高校博物馆普遍存在的现象,每年寒暑假一般也要闭馆至少3个月。其中开放时间最短的全年累计也就一个多月。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大部分高校博物馆开馆时间远没有达到要求。他所说的“要求”,就是《北京市博物馆条例》中规定的——“无正当理由,博物馆全年展览开放时间不得少于8个月。”
博物馆利用率不足两成
地处中国的首都,北京高校博物馆在全国享有许多“独一无二”: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研究机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中国高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目前藏品包括石器、铜器、甲骨、陶器、瓷器、书画、碑帖等达几大类上万件;
责任编辑:Zen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