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博物馆10月对外开放 首批文物提前看

烟台新博物馆10月对外开放 首批文物提前看(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里逊路界石
烟台新博物馆10月对外开放 首批文物提前看(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代船锚

坐落于市文化中心广场西首的烟台市博物馆(新)最晚将于今年十月正式对外开放。YMG记者从博物馆了解到消息,第一批馆藏文物已经“搬家”完毕,正式在新博物馆“安家立户”。昨日上午,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营。

明代船锚见证历史沧桑

经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特别审批,在馆内的一处密封空间内,记者见到了入住新博物馆的第一批“业主”。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在蓬莱海域发现的两支大型四角船锚,由于长期在海水内浸泡,船锚身上被厚厚的贝壳层包裹,据市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王金定介绍,这两支船锚都是明朝后期的文物。“从工艺的角度来讲,明朝的船锚基本都是四个角。清朝开始往后,船锚出现三个角的形状。从形状上判断,这两支船锚应该是明朝的产物。”王金定告诉记者,这两支船锚将作为 “山海古韵”主题里面“海防锁钥”章节的重要展出文物:“明清时代,烟台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海防基地,船锚放在该章节展陈给市民将有重要意义。

这一展出章节中,除了上文提到的“明代船锚”外,代表着重要海防基地地位的“土炮”也被工作人员搬进了博物馆,等待展出。

马里逊路界石“回放”烟台开埠经过

在林林总总的入住文物里面,一块中英文双写“马里逊路”的石制界石分外引人注目,王金定告诉记者,这是烟台山下老马里逊路的原始界石,也将是新博物馆对外展出的文物之一。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英国驻华公使派驻登州领事马里逊到登州、烟台考察,马里逊认为烟台港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均优于登州港,要求将开放口岸改为烟台,清政府迫于压力,遂将烟台辟为通商口岸并筹办东海关。烟台正式开埠,成为近代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第一个通商口岸,也是当时渤海沿岸最早开放的“北洋三口岸”之一。烟台开埠以后,英国率先在烟台山上建立了占地60多亩的领事馆。此后,法、美、日、德、丹麦等17国相继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立领事馆。外国人占据了烟台山一带,形成一个西起码头,东至东炮台全长约2.5公里的外国人居住区。外国人居住区里面的一条路,被命名为“马里逊路”。

除了马里逊路原始界石,新入住博物馆的文物还有当年烟台最大的商会“潮州会馆”的招牌、曾经风云一时的“士美洋行”界石、古代船用大石砣等重要文物。

新馆最迟10月开馆

据YMG记者了解,新博物馆最晚将于今年10月正式开放。目前博物馆进入到了安防验收和消防验收的阶段。为了让新博物馆尽早向市民开放,博物馆工作人员先期将一些“大家伙”搬运入库,并派专人看管。王金定跟记者介绍说,新建成的博物馆全面开放之后,将会免费对市民开放,但是依然需要参观者凭票入场。

“进馆参观是不需要花钱的,可是为了安全起见,进馆参观的人员需要登记领票,市民把随身携带的提包进行存放,然后像坐飞机一样经过高规格的安检后才能进馆。”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

此外,市博物馆还委托保安公司招聘了30位专职保安对博物馆提供24小时的安保服务。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