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路39号拍出9000万 老楼要变身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湖南路39号的三层小楼近期成了焦点。始建于1914年的小楼是典型的德式建筑,2000年被列为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8月10日,小楼上了拍卖会,起拍价是5000万。让人意外的是,4家公司加入了抢夺战,经过90多轮的举牌加价,潍坊一家公司以总价9000万拍卖成功,成了湖南路39号的新主人。据透露,新主人计划把老建筑打造成瓷器博物馆 。

4家公司“抢”老建筑

早在7月份,广东华友拍卖行有限公司便发布了拍卖公告。公告称公司受委托,对青岛市市南区湖南路39号地产(东莱银行大楼旧址)进行公开拍卖。拍卖信息显示,东莱银行旧址为三层混合结构的独幢德式建筑物,在2000年被纳入青岛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单。该标的物的土地用途为商用楼、写字楼,建筑面积为3403.91平方米,土地面积为4217.1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年限至2045年5月29日止。标的物起拍价为5000万元。

据资料记载,湖南路39号小楼建于1914年,1923年起为东莱银行,历经变迁,先后被日本宪兵和国民党宪兵占用。该楼为石砖木钢筋结构,坐北向南,三面呈“山”字形,西面呈“凹”形。并有地下室。从1963年开始,青岛市档案馆在这里办公。直到1993年,市政府牵头将这座楼出让给平安保险公司。1997年,市档案馆搬到了延吉路的新楼。

8月10日上午10点40分拍卖会正式开始,现场有5家公司。在拍卖过程中,有4家公司加入了抢夺战中。根据拍卖规则,一次加价至少50万。持9号牌的公司最为坚决,几乎不怎么考虑价格。

老楼要变身成博物馆

11点15分的时候,当9号拍卖人喊价9000万以后,其他3家公司选择了沉默。终于成交了 ,比起拍价高了整整4000万。中午记者采访了此次拍卖会的工作人员叶女士。“老建筑被山东本地公司拍走了,以后要用作博物馆。”叶女士透露说。另外记者了解到,竞得人是来自潍坊寿光的一家公司,叫山东宗鑫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将这座德式老建筑整修后当瓷器博物馆。

“9000万的价格确实不低,但老建筑价值很大,毕竟位置非常好。现在德式老建筑少了,很珍贵。不过,新主人面临的问题也很严峻,整修也得花费上千万。可以说,想让这个老建筑复苏,新主人得花上亿元。”楼市分析人士林宪周介绍说。

据了解,湖南路39号东莱银行旧址位于中山路商业圈中心地带,南临湖南路,北临湖北路,西临河南路,东临中山路,为三层混合结构的独幢德式建筑物,在2000年被纳入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名单。

改建修缮得提前申请

记者采访到了山东宗鑫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先生。据介绍,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对老建筑进行整修,大约 1年半后,就能开放了。今后老建筑将变身瓷器和书画的半营业性博物馆。

早在2009年,青岛“红房子”曾闹出拍卖风波,被相关部门制止。老建筑的保护大致分为文保单位和历史优秀建筑两级保护。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根据规定,湖南路39号虽然属于历史优秀建筑,但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此次拍卖会的组织者也表示,湖南路39号拍卖是合乎规定的,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核通过的。

虽然拍卖合法,但这不意味着新主人可以随意改建老建筑。市规划局有关人员表示 ,历史优秀建筑,未经规划部门审批,任何部门不能擅自拆除、改建、扩建。作为第二批“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之一,湖南路39号在未来的修缮使用,也得经过审批才可以。另外,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纯德式建筑约有100余座,加上仿造的德式建筑共有300座左右。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