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首个露天线性工业博物馆落户九龙坡

千株黄葛树架起绿色穹顶,盛夏的杨九路格外清凉宜人。明年国庆前,如果你再来这里,就如穿越“时空隧道”,看到的绝不仅是眼前这些美景,还有百来年整个重庆的工业变迁。昨日,九龙坡区政府透露,杨九路特色景观大道改造方案正式出炉,这条全长3公里的道路,将被打造成全市首个“露天线性工业博物馆”,展现重庆在开埠时期、陪都时期、“三线”时期和直辖时期的历史变化。

博物馆记忆工业文明

杨九路北接杨家坪步行街,南濒重庆火车南站及滩子口码头。道路两侧满植黄葛树,树龄大多超过30岁,蝉鸣鸟叫、风景宜人。

“以重庆铁马工业集团为首,杨九路沿线曾有不少大型军工企业。”九龙坡区园林绿化管理处主任助理陈畅说,面对厚重的工业史,九龙坡该如何“留根”?经过数度易稿,露天工业线性博物馆浮出水面,并最终拍板——以重庆工业历史发展为序,重现“开埠”、“陪都”、“三线”和“直辖”四大时间段的工业演绎。

为杨家坪商圈减压

“这里不仅仅将是露天的工业博物馆,还将是重庆最具特色的‘后工业时代休闲文化街’,承担着为杨家坪商圈扩容的功能。”陈畅说,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个细节都有惊喜。比如,陪都段的灰色砖墙上,会配上漂亮的红灯笼;“三线”段的红砖上,你也许会见到搪瓷杯上的红五角星;而公交车站的站台,也许会是由一堆大螺丝帽组成。

除了景观,道路沿线还将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小酒吧、咖啡馆等,让市民可以边走边游,也可以坐下来静静地感受这条“时空隧道”。

下个月,杨九路的升级就将开始施工,预计明年国庆节前就能初步完成。

浅雕小品展示直辖工业成就

重庆直辖十年来,工业建设上了新台阶,在全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汽摩产业和电子产业成为工业的主导企业。

直辖段的主题为“红梅花开”。路边设置了特色工业产品展台,还通过大量浅浮雕、艺术小品等展示直辖工业纪念碑、直辖企业赋、直辖企业名录墙和直辖工业大事记等。

20余米高钟楼具有民国风情

作为线性博物馆的起点,开埠段上将建起一座高20余米的钟楼,其民国风情的设计风格十分浓厚。让人叫绝的是,223路公交车的调度室将藏身钟楼中,让人产生强烈的时空错觉。

1890年3月31日,英国正式取得将重庆开为通商口岸的条约依据。

1891年3月1日,在重庆正式建立海关,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在开埠段的历史纪念墙上,这一事件将得到体现。

你知道重庆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什么时候到的重庆吗?在开埠段的浮雕墙上可以寻找到答案。1891年,川商卢干臣等从日本迁回森昌泰自来火厂(即火柴厂),这是进入重庆的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

看空压厂炮弹击穿苏式坦克

“文革”期间,因中国的海防脆弱,国家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以及“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三线”建设把重要的兵工企业从沿海前往以重庆为中心的内地城市。

中国经济史上这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以及“三线”建设时期的历史,都将在杨九路的“三线”段得以复原。

当时的空压厂也就是现在的铁马集团,其生产的炮弹可击穿苏联的坦克,这为取得珍宝岛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步入这一段,将把你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设计图上,“工业学大庆”是其中一面围墙的主题,有飞驰而来的火车、高高耸立的电线塔、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就连该段的座椅也是活动扳手、螺帽的样子。

还原“东方敦刻尔克大转移”

抗战期间,因为战乱,中国华南、华北的重型工业向内地迁移。卢作孚先生用45天把全中国重要的兵工企业、棉纺企业、机械制造业,通过水路转移到了重庆,这被称为东方工业的“敦刻尔克大转移”。

杨九路露天博物馆的“陪都段”,将利用道路两边原有的高堡坎,制作大型浮雕墙再现当时的情景。在一幅浮雕设计图上,记者看到,码头边,手提箱子的产业工人,从宜昌沿江而上来到重庆的情景。

市民还可看到原貌复制的中国第一辆自主生产的火车头,看看已经消失的蒸汽机车长啥模样。而如今位于附近的梅子堡厕所,也将升级为与整体景观协调的星级厕所。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