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发现12万年前牛骨化石 发现人无偿捐献给博物馆

平川农民武和海终于给他的“宝物”找到了下家!近日,他把3年前发掘的一堆“骨头”捐赠给了白银市博物馆,经鉴定发现这些“骨头”竟然是距今约12万年的原始牛骨化石,如此完整的原始牛骨架化石在我国属首次发现,在亚洲也很罕见,欧洲只有意大利等少数国家有收藏和报道。

发现“骨头”农民自行挖掘保护

今年50岁的武和海是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万庙村武拐社农民,平时就爱倒腾一些古董。2008年5月,武和海驾驶砖厂的挖掘机在取土时挖出了大量“骨头”,他觉得不同寻常,立即将挖掘机停了下来,仔细一看,这些“骨头”有的像动物的牙齿,有的像肋骨,还有一个头骨。武和海以为他发现的是“恐龙”化石,因为这些“骨头”比其他动物的大得多。担心挖掘机会伤及“恐龙”,他便自己进行手工挖掘。老婆看到武和海抱回来一堆“烂骨头”,让他赶紧扔掉,武和海却把它们当做宝物,用塑料纸包裹后“珍藏”在地窖里。

拒绝出售无偿捐献给博物馆

武和海发现“宝物”的消息不胫而走。不时有不明身份的人来到武家“探宝”,还有人出价收购。武和海说,有一名山东客人到家里看了化石后出价300万元要买,当时他有点心动了,300万是当农民的他做梦都不敢想的数字。但后来他拒绝了,家人想不通,村里很多人也说武和海“傻”。

武和海说化石是属于国家的,他想捐给国家。白银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杜永强听到消息后,今年5月找到了武和海。经过协商,武和海同意将化石捐赠给白银市博物馆收藏,白银市博物馆向武和海颁发了收藏证书及2万元奖励。

后来,白银市博物馆邀请甘肃省博物馆化石专家对此进行鉴定,确认为原始牛骨化石,经初步鉴定,此化石年代属晚更新世,距今约12万年左右,保存基本完整。

重大发现完整化石亚洲罕见

杜永强说,“原始牛”生存在第四纪晚更新世晚期的我国北方,生活在陆地上,适应寒冷环境,体态比现在的牛壮大,有两只长角。专家称,这具如此完整的原始牛骨架化石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在亚洲极其罕见,欧洲只有少数国家有收藏。据了解,原始牛化石对研究当地的古地理、古气候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9月1日,记者在白银市博物馆见到了武和海捐赠的原始牛化石,从外观上看,这具原始牛化石头上长有犄角,体态明显大于现代牛。杜永强说,目前,白银市博物馆已联系到专业化石修复公司近期对该化石进行修复,修复、装架完毕后,年底之前在白银市博物馆展出。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