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博物馆首展辛亥秘史 揭秘革命党人讨袁



上海历史博物馆首次联手民间藏家展示"辛亥秘史"
密令揭秘革命党人讨袁
“辛亥革命首功之臣”为何遇刺?而如今被大众熟悉的连环画或起源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时事画。近日,由上海历史博物馆举办的 “为共和而战”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历史文物展正式启动,展览第一次联手沪上民间藏家,揭开“辛亥秘史”。该展览目前正在珠海展出,将于11月3日回沪展出,届时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参观。
揭秘“辛亥功臣”遇害原由
这批展品中,不少同“辛亥功臣”、当年沪军都督陈其美有关。他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响应武昌起义、积极参加武力讨袁。 1916年,受袁世凯指使,陈其美遇刺。孙中山称其是“革命首功之臣”。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何还要派人刺杀陈其美?展品的拥有者、资深民间藏家俞建国,向记者展示了两张有些微微泛黄的“中华民国5年”的“淞沪警察厅密令”。其中一份密令大意是,侦缉陈其美在宜兴运动(现意:策反)水警,赴南翔、昆山搬运手枪炸弹。“这也证实了二次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仍在继续举事试图推翻袁世凯统治。陈其美在上海遇害的原由也就不言自明了。 ”俞建国说。
展品中还有一枚巴掌大小的鎏金银盾,上书 “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好义急公”四个大字。根据俞建国说法,当年沪军都督府在上海定制奖章,时任沪军都督的陈其美将其颁给洋布商团、商余学会、闸北总商团等在上海光复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商团。
北伐军衣着单薄登陆烟台
展品中,还有一批反映辛亥革命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的集体合影照回应了历史上对参会人数、人员众说纷纭的说法。该摄影存照仅由参会代表吴景濂在 《组织临时政府各省代表会纪事》一书中披露,由于当年留存的照片小,影像并不清晰。不过,俞建国此次展出的这张照片,则清晰可见当时参会代表共有17省43人,会议工作人员4人,照片第二排还出现了宋教仁的身影,由此对其参会可有明确定论。
而在有关上海光复的老照片中,12张上海商团在辛亥年拍摄的老照片和底片则证实了其攻打江南制造局,驻守西炮台、沪宁铁路北站,攻打南京狮子山的场面,为上海、南京光复起到重要作用。其中,上海商团遵照孙中山命令进行北伐的四张老照片,可以看到北伐军衣服单薄,不畏寒冷,不惮跋涉抵达烟台的场景。其中一张照片反映了1912年初北伐军分乘海容、海深、南琛三舰在烟台登陆的情景。大部分照片系首次披露。
时事政治画或为连环画起源
展品中还有一批辛亥革命文献和字画、书札。其中,《1912年中国历史插画》、《之江日报画册》等颇有意思。这些画册通过新闻时事画的形式介绍和反映上海的光复和“二次革命”重大历史事件。在《之江日报画册》的一张描述1913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的新闻时事画上,袁世凯身着长衫、手持花翎挽着身着西服头戴礼帽的孙中山。两人缓步前行,但神色各异。 “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场景丰富,时事政治画或成为后来连环画的发端。”上海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张岚如此评价。
此次展出的其他展品中,还包括首次展出的北伐时期的沪军都督府地图、收支报告清册和1911年11月上海市警务长发的进出城门牌照,此系上海辛亥革命时期的城门出入证件,全国仅见此有一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