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志士后裔捐赠文物亮相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开展第二天,近百位辛亥革命志士后裔走进博物馆参观。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出的700余件文物,很多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不少是辛亥志士后裔捐赠的。

吴德立:捐赠康有为的题字

在展厅内,康有为赠给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为民兴利”的题字引起了辛亥志士后裔的关注。这是吴兆麟之孙吴德立所在的吴兆麟基金会捐赠给博物馆的。

辛亥首义“第一旗”李次生后裔李志新,一次性捐赠李次生高举十八星旗图、辛亥首义同志会辛亥名人题词墨迹册等百余件文物史料。

在博物馆参观的辛亥志士后裔周石生指着馆内陈列的一把德制小刀告诉记者,这是他捐赠的,是他的祖父周定原的遗物。周定原是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左队司书,当年曾带领数百将士登上楚望台增援熊秉坤。

周国勋:见到了祖父的拴马桩

1880年出生的周福堂,曾任武昌起义新军马队标统(即骑兵团长),是秘密策划武昌起义的核心人物之一,革命中立下卓著功勋,革命后隐退,成为一介平民。昨日,周福堂的孙子周国勋来到博物馆,见到了祖父拴马用的石雕桩。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辛亥革命博物馆筹建处面向全球征集文物时发现的。

征集文物时还发现,武昌起义前,辛亥革命临时总指挥部被清政府查抄,位于指挥部斜对面的周福堂故居就成为革命党人集会之地。这一发现引起多位辛亥革命史研究专家的高度重视。

周国勋说,祖父周福堂的故居位于武昌区复兴路28号的一幢百年老宅,现已开始修缮保护。

向虎雏:自费出版祖父纪念集

“这就是我写的纪念祖父的书籍。”在博物馆展厅内,辛亥志士向岩嫡孙、武汉大学教授向虎雏指着《向岩纪念集》说。

向岩1872年出生于湖北汉川,1905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次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时在四川的他率众响应,发布讨清檄文,随后返鄂担任鄂军第八师参谋长。

作为向岩的长孙,年逾六旬的向虎雏教授和夫人王晓鸣女士历经数年,编撰完成该部书稿,并自费出版。

向虎雏说,没想到这本书会在博物馆内展出,他感到很自豪。“辛亥百年,当年革命志士俱往矣,就连我们这些第三代后裔也是年逾花甲才喜相逢,百年等一回,文章千古事,只有采用出版纪念集这种形式,才能表达心中浓郁的辛亥首义情结。”向虎雏说。

刘谦定9年前呼吁建博物馆,如今成现实。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