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博物馆中医文物馆5日将开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第16馆——民俗系列之中医文物馆将于5日开馆。该馆位于建川博物馆聚落游客中心内,展馆面积300余平方米,展陈中医文物3300余件。该馆分为7个单元,以文物、史料、历史图片相结合,集中展示我国的中医文化。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中医是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记录了几千年来人民群众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普及中医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共创美好的健康人生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第一单元 中医的历史
中药的开发利用有数千年的历史。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承载着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本单元以十大名中医(扁鹊、华佗、皇甫谧、张仲景、葛洪、孙思邈、钱乙、朱震亨、李时珍、叶天士)和医学文献为主要线索,介绍中医药的发展历史。
第二单元 中医的诊察
中医通过最简单的方法,以最少的身体接触来诊断疾病。中医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种论断疾病的方法,这就是望、闻、问、切四诊。然后,辩证地对疾病作出最本质的判断。
第三单元 中药的炮制与剂型
历代对中药炮制的不断总结、研制,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数千年来,对防病治病起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有:净制、切制、水制、火制以及水火共制等。中药传统剂型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汤、丸、散,膏、丹等。
第四单元 中医养生疗法
传统中医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代医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许多有效的养生治疗方法,尤其是许多外治法,疗效独特。它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的病证,选择相应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第五单元 中医商匾
中医铺和其它商铺和行业一样,有自己的商匾、店招作为标志。它随商品交易出现而产生,又在商品经济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历久传承。
这里展出建川博物馆馆藏的部分中医商匾或店招,并配百年来流行于市面上的招幌图式,以及相应的药铺、人文、市景老照片,旨在重现沉没于历史岁月中的那一段中医药的习俗风情。
第六单元 中医药宣传画
旧时的广告是靠口碑,药品宣传画的出现是出版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家制作药品宣传画,以直观醒目为特点,达到宣传介绍药品疗效、引起患者或药商关注的目的。药品宣传画一般都张贴在引人注目、行人集中等公共场所。
第七单元 中医走向世界
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中医是一门神秘的医术。中医经过几千年的洗礼,现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许多国家开设了中医诊所,学府开设了中医专业。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据该组织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健康概念的重新审视,将会有更多的外国人接受并关注中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