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博物馆“馆主”的大漠文化梦:复活历史名关
塞外阳关旧址处,纪永元累计筹资3600万元人民币修建了一座“阳关博物馆”,成为西北最大的景点式民办博物馆。常人眼里,纪先生是文化事业的老板,“风光无限”,可自己却调侃“多少辛酸只有自己知”。
十多年前,纪永元不止一次去过阳关,直言“看不见巍巍古关,更别提王维送别友人的意境了”。因此,纪同许多人一样,常常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作为一名敦煌人,这让他“深感不安”。
1983年,纪从敦煌市文化馆辞职,后来一直从事着有关敦煌文化继承发展的工作,不论是在鸣沙书画社、敦煌书画工艺美术协会,还是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敦煌分校,他的梦想一点点清晰:重建阳关古城,复活历史名关。
因各种原因,纪永元的梦想变为现实是始于1999年,他将自己经营书画院的全部积蓄都投进去,又四处举债筹资,开始在距离敦煌城70公里的戈壁大漠中“筑造”魂牵梦绕的阳关。
修建阳关博物馆的过程中,纪永元求教了许多文博界、艺术界和建筑界的专家,从策划到设计再到具体施工,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参与。
在纪看来,阳关博物馆不仅是地理坐标,也是文化坐标。当然,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才是关键。“历史文化需要再创造,要有机构去保护、去展示,并让人们接受。”纪说,我们需要做的,是揭示历史丰厚的文化内涵,把枯燥的听文化变成看文化。丰富的资源需要与资金、智慧进行科学的对接,去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才能真正体现出文化的力量。
2003年8月28日,阳关博物馆正式开馆,截至目前,共征集和收藏珍贵文物近4000件,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参观后题词:“我对中国的伟大过去了解得越多,我就越相信中国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纪永元,现有的头衔还包括:敦煌书画院院长、敦煌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甘肃省敦煌学学会常务理事。这一连串的头衔都与敦煌文化有关,他是一个集中了文化、艺术、企业为一体的人,却感受不到酸腐清高、浮夸躁动、精打细算等特质,他就像一位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睿智而温厚。
回首往事,纪永元说他与敦煌文化的缘分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牵引”,他家与莫高窟很近,这使他很小就有机会临摹壁画,并得到了常书鸿等艺术大家的指点。
绘画,是纪先生体会敦煌文化的开始,但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他不得不暂时离开油彩与泼墨的世界。今天,尽管事业有成,但对他来说,一看到优秀的画作,心里还是会深受触动。
一路走来,纪永元曾经感到痛苦、矛盾,甚至有时想要放弃。“因为做文化事业,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他说,作为博物馆馆长,需要不断的学习历史、研究文化,才能跟文博界的人进行对话;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四处求援,有时候甚至需要去做一些与自己性格相悖的事情。
正是对敦煌文化的热爱和情感,纪永元最终决定选择推动敦煌文化的发展,营造一种敦煌文化的氛围。通过他数年的实践证明,文化与经济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旅游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文化资源,同时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承传和弘扬。只要我们找到文化与旅游经济结合的切入点,文化与经济完全可以实现和谐发展、共生双赢。
纪永元说,5年内将继续投资3亿元,将从馆区建设转移到景区建设,加大对文化保护、景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利用古文化建设新文化,把抽象的文化概念变成具体的文化产品。要通过看展览听讲解、乘坐古战车、举行出入关仪式、骑天马、走阳关大道等一系列参与性的活动,把游客更深入地带入历史,带入阳关文化,带入敦煌文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