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江宁博物馆撤秦桧坐像:不该成两个家族的恩怨

南京江宁博物馆新馆——非“先知者”所云秦桧博物馆——撤掉了引起公众义愤的秦桧“坐像”,这是预料之中的;预料之外的,是馆方似乎迫于“岳飞后人”的压力才有此举。岳飞的8个“后人”(涵盖其30-33代孙),以岳飞后裔联谊会副会长岳军为首,赶至江宁博物馆,“每个人都一脸愤怒”,岳军还掏出了一份书面的《严正要求》。12月19日是星期一,江宁博物馆闭馆维修日,但这几个岳家后人“要求一定要进馆看看,如果秦桧像还在,最好是把它砸了”。对于博物馆里介绍秦桧文字中的“名相、权臣等字眼”,他们表示“感觉很不舒服”,为此还找了博物馆负责人,对方表示文字可以修改没问题。

江宁博物馆把秦桧坐像“请进来”陈列非常不妥是可以肯定的,那个所谓艺术家的作品在塑像的名目上——《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已有哗众取宠之嫌。岳家后人义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采取这样一种方式轮到在下有点儿不舒服,分明感受到了我们这个日益强调法治的社会的某种“丛林”状态。一个本该由社会作出的对历史人物如何评价的问题,似乎变成了两个家族之间的是非恩怨问题。在公众的舆论压力之下,江宁博物馆自然会审时度势,实在无需岳家后人赤膊上阵。

早几年还有一则新闻,道是生活在河南平顶山岳飞与汝州金兀术的后人,“终于抛却历史恩怨,实现了第一次握手”。金兀术乃何许人也?上世纪八十年代,刘兰芳的评书“说岳”风靡一时,有过那段经历的国人对其中的金国四太子兀术(完颜宗弼)都会耳熟能详,那是敌方最主要的军事将领。“你有金兀术,我有岳少保”,民谣更明白地道出他的地位正相当于咱们的岳飞。秦桧之毁我长城,长的就是他们的志气。但是,两家的后代坐在一起了。在见面会上,岳飞后人、全国岳飞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岳玉顶说:“过去的一切皆成历史。我们两家能够聚到一起,对于后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金兀术的后人、完颜氏研究会汝州分会负责人完颜本玉说:“祖辈的恩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如今都已成为历史,相信我们会成为好朋友。”这种认识应该说是比较理性的吧。

反观去江宁博物馆的岳飞后人说:“一些大一点的城市,我们岳家和秦家是不通婚的。”据说,在一些地方,因为杨家将的故事,杨潘两姓也有绝不通婚的。比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粤东北山区的一个杨姓村落进行田野调查,那里就是这样。放在从前的宗法社会尚可理解,在今天真的有些不可思议,只能说时代进入了21世纪,但理该扬弃的某些宗法意识仍然非常浓厚。秦桧干了什么,与他的后人何干?祖宗的事情正该由祖宗承担,后人不必代为受过,更不必迁怒于当年仇家的后人,把仇恨不断地延伸下去。

我倒很想知道,平顶山的岳飞后人该如何看待江宁博物馆的秦桧坐像,以及如何看待秦桧后人。未知哪路记者能发现这个新闻线索,跟踪一下。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