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物部门承诺年内争取还清历史欠账

本报7月5日讯 (记者 任俊兵 特约撰稿人 刘波)“感谢山西晚报的关注,感谢你们对文物工作的监督和支持。我们已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力争年内还清对这处国宝文物的“历史欠账”。”今天,就本报对介休市北辛武村的国宝文物、太和岩琉璃牌楼保护现状的报道,介休市文物局局长裴卫东这样表示。

太和岩牌楼是清代晋商、北辛武村冀氏家族的当家人冀以和创建。多少年来,历经战乱、历史原因破坏和风雨剥蚀,如今已是多处残破。前不久,当地人们发现,本来已经破损的牌楼屋顶,又多了一处大面积坍塌,牌楼顶角的龙头式琉璃檐角悬吊在半空,随时有掉下地面损毁的危险。而对此,当地有关部门未予重视。

本报就此进行调查,并于6月23日以“国宝太和岩琉璃牌楼 风雨剥蚀少人问”为题进行报道后,介休市市文物局局长裴卫东立即赶往当地对损毁情况进行查看,并安排专人将垂吊下来的琉璃檐角等取下,进行专门保护。介休市市委书记秦太明、市长王怀明也分别要求有关部门做好保护,确保太和岩牌楼不再出现类似险情。

“对整个牌楼的损毁情况,我们已连续多年向晋中市、山西省和国家文物部门申请维修,并一一做了方案。今年,介休市已将这一国宝文物的保护、维修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因此,即便有关专项资金不能到位,我们也将专门筹资进行整体维修、保护。今天太和岩的境遇,是多年来“历史欠账”造成的,我们再不能让这笔账拖欠下去了。”裴卫东说。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