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的黄金时代绘画展之弗朗切斯科·德·穆拉作品赏析

Baroque Art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诞生于罗马,是影响了绘画、雕塑、建筑的一种艺术风格。1590—1730年期间巴洛克引领了欧洲的艺术风格,并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作为风格主义的直接产物,巴洛克式的特点是强烈的明暗对比(光与阴影的交错)、丰富的纹饰、情感、幻想,以及堆砌使用的颜色。贝尔尼尼和鲁本斯是两位推动了巴洛克艺术发展的艺术家。

弗朗切斯科·德·穆拉(FRANCESCO DE MURA, 1696–1782)

*画家简介:弗朗切斯科·德·穆拉是巴洛克晚期的意大利画家,他晚期的作品反映出了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德·穆拉是弗朗切斯科·索利梅纳的学生。弗朗切斯科·德·穆拉主要活跃于那不勒斯和都灵。

*画面内容背景故事:【圣本尼迪克特的幻觉】Visione di san Benedetto/ Vision of Saint Benedict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弗朗切斯科·德·穆拉(那不勒斯,1696-1782年) 圣本尼迪克特 布上油彩 规格:202 x 125厘米

又译圣本笃。天主教隐修制度创始人。本尼迪克特会的创建者。隐修院规章的制定者。他被誉为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创立者,于1220年被封为圣徒。公元529年前后,他在蒙特卡西洛创办自己的修道会,是欧洲最早的教会。

关于他的生平,正式记载很少,传说却很多。他生于翁布里亚的诺尔西阿,年轻时赴罗马求学。他在苏比亚科附近隐修数年,邻近地区的宗教社团曾请他去指导,却嫌他的规则过于严厉,本尼迪克遂请辞离去,继续过孤独的生活。后来他在卡辛诺山建立了著名的修道院,并发布了教团的法规,此法规即成为西方修道生活的基本原则:保持清贫、贞洁和忠于信仰,从事体力劳动并且永不背弃修道生活的誓言。流传较广的是他的医疗活动,他不仅帮助被恶鬼附体的人们驱除邪恶,平愈心灵的病状,还救治疾病缠身的患者。据说圣本狄尼克曾劝说居民在生活中自我节制,有人因此怀恨在心,欲毒害于他。圣本狄尼克对着盛有毒药的器皿祈祷,玻璃立刻变成一堆碎片。

在艺术作品中,他通常被刻画成为一位老者,有白须或无须,身穿早期本狄尼克教团的黑色法袍或改良过的白色长袍,有时身边会画着一只乌鸦或破碎的托盘。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