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的黄金时代绘画展之焦万·巴蒂斯塔·卡拉乔洛作品赏析

Baroque Art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诞生于罗马,是影响了绘画、雕塑、建筑的一种艺术风格。1590—1730年期间巴洛克引领了欧洲的艺术风格,并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作为风格主义的直接产物,巴洛克式的特点是强烈的明暗对比(光与阴影的交错)、丰富的纹饰、情感、幻想,以及堆砌使用的颜色。贝尔尼尼和鲁本斯是两位推动了巴洛克艺术发展的艺术家。

焦万·巴蒂斯塔·卡拉乔洛(GIOVAN BATTISTA CARACCIOLO,1578–1635)

*画家简介:焦万·巴蒂斯塔·卡拉乔洛,又被称作巴蒂斯泰洛(Battistello),他是那不勒斯画派的重要奠基者之一。那不勒斯画派的画家除了卡拉乔洛之外,还包括胡塞佩·德·里贝拉、卡洛·塞利托、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和卡拉乔洛的学生马蒂亚·普雷蒂等人。卡拉瓦乔曾到过那不勒斯三次,第一次是在1606年,他因为与人争执误杀了人而从罗马逃到那不勒斯,那次他只在那不勒斯停留了8个月。随后又于1609或1610年再次短暂的重访故地。尽管在那不勒斯停留的时间很短,他对那不勒斯艺术的影响却极为深远。卡拉乔洛生于那不勒斯,仅仅比卡拉瓦乔年轻几岁。他是最早采用卡拉瓦乔式画法的人,作品色调昏暗,明暗对照手法极富戏剧性,用光线在浅画面中强调出来雕塑般的人物形象。

1614年卡拉乔洛访问罗马后,他的画风变得更加细腻,并成为了新那不勒斯画派的领袖人物。1618年后他游访了日内瓦、罗马和佛罗伦萨。在罗马,他受到了复兴的古典主义影响,将卡拉奇(Carracci)兄弟和艾米利亚(Emilian)画派※的风格与他自己的明暗对照手法融合。回到那不勒斯后,他把这种组合运用到了宏伟的大场面景象的壁画中。

*画面内容背景故事:【维纳斯和阿多尼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焦万.巴蒂斯塔.卡拉乔洛,又被称作巴蒂斯泰洛(那不勒斯,1578-1635年) 维纳斯和阿多尼斯 布上油彩 规格:204 x145厘米

这是卡拉乔洛画作中为数极少的非宗教题材之一。这幅画作绘制于1631年,当时艺术家们开始倾向于夸张的形式,并在创作中融入了更多的故事性和对动态的表现。

本画作的故事出自希腊神话。阿多尼斯是塞浦路斯王赛尼拉斯与其女儿乱伦所生的绝美少年,爱神维纳斯无意中被丘比特的箭所擦伤从而点燃了她对阿多尼斯的无望爱情。她装扮成一个女猎手,和他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虽然维纳斯奉劝了他许多次不要捕杀像狮子和狼这样的野兽,但年轻人只是嘲笑她的想法。阿多尼斯在一次狩猎野猪的意外中丧生,维纳斯伤心至极,在阿多尼斯的鲜血上洒上葡萄酒,将它变作一种紫色的小花:秋牡丹※。阿多尼斯死后爱神和冥后都执意与他相伴。维纳斯满怀忧伤和绝望心情飞到宙斯处,乞求他的怜悯。最后宙斯决定:阿多尼斯每年可以到阳间和维纳斯相聚半年,但剩下的六个月须在冥府度过。

在艺术作品中,丘比特都具有象征性的作用,明显的向人们提示有关爱情的主题。本作品左上角绘丘比特追逐鸽子,以表示阿多尼斯另有所思。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