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者之乐 千年古琴成新宠

  近几年来,中国古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备受追捧,成交价格迭创新高,如在2011年5月下旬落槌的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经众多买家的激烈竞拍,最终以1.15亿元成交。古琴拍卖价格自2010年12月在北京保利秋拍中首度突破亿元大关后,又一次荣登亿元成交榜,千年古琴如今已成艺术品市场新宠。

  在中国各式民族乐器中,古琴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距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它的音韵深邃苍远、空灵飘逸,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古琴问世虽有数千年,但长期以来一直属文人雅士的珍藏,寻常人家难见踪影。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不断红火,昔日养在深闺的古琴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在拍卖场上惊艳亮相。如在2009年嘉德秋拍中,一件明代“月露知音”琴以2184万元的高价成交。2010年,古琴拍卖更是天价迭出,风光无限,在5月北京嘉德春拍中,一件晋太康二年“猿啸青萝”琴以1904万元成交;在同年11月中旬举行的苏州吴门十周年庆艺术品拍卖夜场上,一张明代晚期的孔府“御书堂”乾隆御用无底蕉叶古琴以5800万元的天价拍出;紧接着,在12月上旬北京保利五周年秋拍中,一件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铭的“松间石意”琴又创新高,以1.36亿元的天价成交,中国古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由此可见,看一件古琴的收藏价值究竟如何,除了看其本身的年代外,琴的材质、品相、样式及音色等也不可小觑。此外,琴的铭文也格外重要,自古以来凡良琴则必有铭文。铭文多刻在琴背,内容一般为琴名、题名、制琴时间、闲印、藏印和跋语等,也有刻在龙池上下和两侧。此外,还要看它是否属名家藏琴,是否传承有序,这也是买家们所看重的,有时一些名琴家也是名书画家,他们的书法题刻铭文也会大大丰富古琴的文化内涵,使琴的收藏价值得以提升。“松间石意”琴之所以能以1.36亿元成交,除了古琴本身所具备的收藏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该琴除了宋徽宗御制外,还有乾隆皇帝的御题,最终才能锦上添花,身价倍增。(吴伟忠)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