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陈逸飞老友遗愿 展示共产党人风采访三联油画《刑场上的婚礼》完成者蔡江白先生
陈逸飞 蔡江白 《刑场上的婚礼》之二《不朽的青春》 357×210cm
一位从芜湖走出去的艺术家,在与陈逸飞的交往与合作中,不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形成了非常默契的创作思想。32年前,他与陈逸飞联手创作歌颂革命英烈的油画作品,却因为几多变故历经曲折。如今,凝聚着两位画家心血、跨越两个世纪的巨幅三联油画《刑场上的婚礼》终于完成,不仅为建党90周年献上了一份珍贵的艺术精品,而且也为中国油画史留下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之际,一幅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精神的巨幅三联油画《刑场上的婚礼》在历经32年曲折之后终于全部完成,成为中国当代油画史上一幅跨世纪“婚礼绝作”。这幅精美的作品凝聚着两位著名画家的毕生心血,一位是已经辞世的中国著名油画大师陈逸飞先生,另一位就是从安徽芜湖走上艺术创作道路,现为我国著名画家、曾任上海水彩画研究会副会长的蔡江白先生。
近日,蔡江白先生带着他的画作写真稿,再次来到当年他曾经生活过的芜湖,在蔡先生与芜湖画友的聚会中,记者见到了这位对艺术执着追求、对友人一片真情的绘画艺术家。6年前,蔡江白曾来过芜湖。那时,陈逸飞先生刚辞世不久,作为他的好友和艺术搭档,蔡江白难忘两人共同创作的岁月,他曾深情地表示:要用5年的时间,把他和陈逸飞共同创作却还没来得及完成的三联油画《刑场上的婚礼》完成。如今,蔡江白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以将近七旬的高龄,完成了这幅巨型油画作品,实现了老友逸飞的遗愿,为党的90周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采访中,蔡江白向芜湖画友和记者展示了这幅油画的写真稿。这是以家喻户晓的革命烈士周文雍与陈铁军传奇故事为主题的人物油画,虽然写真稿的尺寸小一些,但画面上两位革命烈士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场景,与油画色彩的悲壮效果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心灵上巨大的震撼。“中间一幅是他们向狱中战友永别,右边是他们在刑场上最后相拥,左边是他们枕着大地在长眠中永生”,蔡江白用平缓而充满深情的语调介绍着他和陈逸飞共同创作的作品。“没有这些共产党员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当年我和逸飞共同构思这幅作品时,就是要让所有为了建立新中国而献出生命的烈士们在我们的心中得到永生!”,蔡江白带着对挚友的深深怀念,回忆起这幅跨世纪“婚礼绝作”的创作历程。
´,´
陈逸飞 蔡江白 《刑场上的婚礼》之一《寒凝大地》 157×210cm
1942年出生于上海的蔡江白在上世纪60年代作为支援内地建设人员来安徽,在时属芜湖的当涂县文工团担任舞美工作。勤奋好学的他经常来到芜湖,与程治安、陈永镇等一些芜湖画家成为朋友,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开始走上美术创作道路,并在艺术上不断成熟起来。回到上海以后,在画坛上崭露头角的蔡江白与陈逸飞邂逅于上海油雕室。当时,已经有了名气的陈逸飞对这位谦虚朴实的年轻人印象很好,经过一番交往,两人不仅成了好朋友,而且也成了艺术创作上的好搭档。
1976年,蔡江白与陈逸飞初次合作,创作了一幅水粉画《周总理视察上海港》,后来发表在1978年3月5日的《文汇报》上,在当时受到广泛好评。粉碎“四人帮”以后,陈逸飞接到中国军事博物馆的一项特别任务,画一张反映我党领导人早年进行革命斗争的军史画。陈逸飞特别邀请蔡江白合作,两人一起上北京接受这项任务,查阅历史档案,准备创作资料,后因情况有变化而取消,但两人在搜集素材的创作过程中结下了更加深厚的友谊。
上世纪70年代,是一个崇尚革命英雄的年代,艺术创作大都是反映革命英雄主义的题材。在多次合作中,蔡江白向陈逸飞谈起了自己的另一个创作构思——“刑场上的婚礼”,反映革命烈士周文雍和陈铁军这对革命恋人慷慨就义的感人故事。陈逸飞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当场确定两人合作完成这一革命题材的作品。“当时我们决定,各人勾画草图,由他作总指挥来决定画面的增减。经过反复考虑,我们认为这个题材具有历史性和永恒性,便决定以三联画的形式来体现。中间的那幅基本构图是来源于陈逸飞的设想,而左右两张则是以我的构思为主。创作之中,我们又经历了种种曲折,最终完成了三联画中的首幅《寒凝大地》油画正稿,而三联画之二《不朽的青春》和之三《只要主义真》两幅画,因为陈逸飞要赴美留学,所以只完成了小样画稿”。
油画《寒凝大地》完成之后,立刻在中国美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作品参加了国庆3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得油画作品最高奖,同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从而一举成为中国当代油画名作而载入史册。在《寒凝大地》完成之后,陈逸飞于1979年自费留学美国。随后不久,蔡江白也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发展,成为旅美画家。两人合作的三联画另外两幅作品的创作也因此被暂时搁置下来,而这一搁置就是20多年过去了。
´,´
陈逸飞 蔡江白 《刑场上的婚礼》之三《只要主义真》 90×210cm
2005年,陈逸飞先生突然离世,令世人感到十分震惊和意外。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蔡江白几乎难以自制。“对于逸飞老朋友的离去我感到极意外和悲痛。相处多年,岁月难忘。作为老朋友,能为他做点什么呢?我想到了我们曾经合作却还没有完成的三联油画,我想只有用艺术上的不断创新,来追思逝去的挚友,为新中国油画添上更为精彩的一页。”于是,当时已经年逾花甲的蔡江白不顾身体劳累,决心将他与逸飞合作的《刑场上的婚礼》三联画的后两幅小样稿重新画成油画,以纪念中国油画界的这位大师级朋友。
五载春秋寒暑,无数不眠之夜。在上海七莘路一间12平米的斗室里,蔡江白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艺术创作。因为具备逸飞油画的写实功底,又有着“英雄年代”的特殊经历和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加上对老友陈逸飞的深切怀念,使蔡江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病弱的身体,不知疲倦地投入到创作之中。两人最初的合作虽然已经过去了20多年,当时的一些合作思路和绘画细节却还在蔡江白的脑海中。他根据放大了的素描稿,寻找形象模特,作品的整体颜色尽量按照陈逸飞确定的调子;二位烈士昂首挺胸上刑场的墙景,是陈逸飞生前关照的要用上海长乐路上一处老建筑的红墙;而狱中的难友形象,则依照当年他和陈逸飞共同商定的人物模型来塑造;甚至两位烈士就义前深情拥抱的背景画面,也是按照他和陈逸飞讨论商定的方案来完成的。
经过了一千多个呕心沥血的日子,蔡江白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建党90周年的前夕,完成了这幅历经曲折的跨世纪“婚礼绝作”。从青春走到华发,历时30多年的磨砺,蔡江白在这幅画中融进了他和陈逸飞的深厚友情,融进了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之心。《刑场上的婚礼》之二《不朽的青春》长约3.57米、高约2.10米,堪称油画中的巨作,整个画面展现的是“红色恋人”义无反顾地相互搀扶走向刑场的凛然正气;之三《只要主义真》则是更人性化地表达了刑场上的爱情,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精神风采。
“我始终认为文化艺术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髓和灵魂,我希望我和逸飞的作品能够为自己的民族在世界上争得一席之地,希望人们在谈到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什布罗什人》和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时,也能想到中国的油画作品《刑场上的婚礼》”。蔡江白带着这样的想法,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完成了挚友陈逸飞的遗愿。值得一提的是,蔡江白独自完成了后两幅作品,却仍然把陈逸飞的名字署在自己的前面。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他和陈逸飞两人在油画创作上的真诚合作与深厚友情。
一幅极具艺术魅力的油画作品,一段堪称弥足珍贵的合作情谊,三联油画《刑场上的婚礼》的创作过程,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留下了一段佳话。记者相信,随着这幅作品的展出,陈逸飞和蔡江白共同创作的这幅跨世纪“婚礼绝作”,不仅会载入中国油画史册,而且也会在世界油画史上留下精彩一页,更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