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舟:白玉鉴玩秘笈与投资收藏
玉,在传统上分硬玉、软玉两大门派。顾名思意其二者的区别,就在于软玉软,硬玉硬。初中化学知识告诉我们,它们都是金属盐,但各种玉的具体化学成分的区别就大了去了,行外者大可不必求其甚解,很难记住它们的分子式。
和田玉是软玉的代表,翡翠和黄龙玉是硬玉的代表。
哪个门派更好,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近年来,翡翠等硬玉的价格,升值的远较软玉为快,因此从钱财升值的视角看,硬玉更具优势,而从中华文明的家族血统看,软玉温香实非硬玉可比。我们不妨发散思维,思考软玉为何先入为主及硬玉为何有后来居上之势。
一、软玉在历史上具有比硬玉高的多的地位及悠久的历史,概是由于中国技术与势力范围局限所致(说难听点就是祖先们占领的地盘上没出过好东西)。软玉从夏商周就有大量的使用,概白玉产区如和田与中国黄河流域的交通,远比云缅为易,车马过了陕西,陆路多戈壁草原,离新疆昆仑山虽远但交通还算便捷,那时候去南方蛮夷之所,山高水险,中国势力可能鞭长莫及,因此缅甸锡兰的宝石,更容易去印度,而非中国。
再者,古代加工工具多为绳、铜,对付软玉,有史记载,雕琢一个玉璧、玉琮之类的尚需要玉工耗费多年之力,如果是遇到硬度较大的翡翠一类,雕琢易碎不说,估计一辈子也做不完几件。
正因为软玉洁白细腻,宛如羊脂,亦如美女肌肤,大受华夏权贵青睐,成为宝石之王,汉代帝王才能用玉,老百姓佩玉藏玉,是要杀头的。
君子与玉比德,大概比的是白玉的温婉和柔和,安宁与洁白。
可惜,白玉因为其软而名,也因为其软而有了死穴。
白玉软,物理上解释,就是分子结构不够致密,硬度用个类比可能跟人造石(就是橱柜台面常用的)差不多,你撒一滴酱油在橱柜台面上不擦,若干日之后,就会留下一个永远擦不掉的痕迹,这就是沁。白玉有沁,也就是这个原因,尸沁、棺木沁、泥土沁,广布于出土的玉器上,成为古玉收藏的一门学问,与白玉接触的有色物体时间长了,都会把分子热运动到白玉体内,物理上讲,这是一种不完美,作为宝石,历久弥新,才是真谛,白玉戴久了会发黄出沁,甚为可惜,一个三五十年的白玉,略显微黄或者不甚有了沁色,总不能算古董学问,是为遗憾啊。
也因此,我个人不怎么投资白玉,也不建议我的朋友投资,除非喜爱雕工,作为把玩的收藏,可以入手,毕竟,赏玩与投资,还是区别甚大的。
昆仑山新疆这边的和田玉,已经越来越少,籽料几乎没有,山料与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难以区别(青海和俄罗斯是昆仑山的那几边,玉矿脉应该在山里是有分布连续性的),山料的缺陷就更大了,籽料的所有缺点,都在山料上几何级数放大,为什么?
做个比方,大地岩层是锅,玉是锅里的粥,煲熟透了的,被大地母亲拱了出来,风沙雨水自然选矿,冲刷到了河床里,这就是熟透了的火候足的籽料。人类捡光了籽料,沿着玉路一路挖到地层深处,就是山料,这是炸药炸矿洞挖的,还没熟透的夹生饭,火候还需要上百万年甚至千万年,如今提前挖出来,当然有缺陷。
这个煲粥的道理,可以用在所有的宝石矿成因和宝石鉴别定级上。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