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伦斯撤资"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闽籍艺术家被逼"回家"

  备受艺术界关注的“尤伦斯撤资”事件,令不少在北京创作当代艺术品的闽籍艺术家很“受伤”。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受此事件冲击,近期,不少曾赴京进行当代艺术品创作的闽籍艺术家,开始纷纷选择“回家”。


  闽籍艺术家频“回家”


  这两天,在北京从事当代雕塑的闽籍艺术家林先生,正准备回厦事宜。“在北京混不下去了。”林先生告诉记者,尤伦斯夫妇撤走资金后,对在北京创作当代艺术品的艺术家们造成了很大影响,“生存条件正开始变得恶劣,收入也在逐渐降低,不得不离开。”林先生说。


  资料显示,尤伦斯夫妇是比利时人,曾是“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第一人”。在过去数年内,尤伦斯夫妇带动国内外游资集体炒热中国当代艺术品。在赚钱效应下,此前曾有一批闽籍艺术家赴京投身当代艺术品创作,范围涉及当代雕塑、绘画等。其中,较知名的闽籍艺术家约数十个,如蔡国强、黄永平、王明贤等。而不久前,尤伦斯夫妇突然宣布撤走资金,转战新兴市场。消息在艺术圈引起的震动,不亚于蓝筹股退市。


  “资金的撤走,让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市场瞬间成了一个空壳子,随之而来,或是一连串崩盘效应。”厦门定佳拍卖行总经理廖红燕说,因市场环境恶化,不少原本在京从事当代艺术品创作的闽籍艺术家,其中不少已陆续开始撤离“回家”。


  “虽未经具体统计,但在北京已经陆续有数十家当代艺术创作室倒闭。”一位长期在京从事艺术品交易的业内人士张先生告诉记者,除了闽籍艺术家,还有不少来自江苏、浙江的艺术家也选择“打道回府”。


  厦门未现抛售潮


  “尤伦斯夫妇撤资”事件除了令不少艺术家很“受伤”,纷纷选择“回家”外,同时也对投资者产生了消极影响。记者了解到,眼下,在北京及上海的一些地方,已出现了当代艺术品抛售热潮的“苗头”。


  “担心被高价套牢,所以很多人产生了恐慌心理,开始抛售。”一位长期从事中国当代艺术品投资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过,与外地相比,目前厦门本地还较为平静。


  在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相关人士陈先生看来,厦门之所以平静,一方面可能是,包括厦门在内的福建收藏市场,从事中国当代艺术品投资的人数相对较少,“另外,尤伦斯夫妇撤走资金,对本地收藏市场的负面影响或许存在滞后性。”


  或推动本地收藏市场


  然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尤伦斯撤资”事件,对收藏市场也并非全是坏事。有观点表示,这些从北京“回流”的艺术家,或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本地收藏市场的发展。


  “这些在京经过资本洗礼、经历的人回到厦门,无论是理论高度,或是实际创作,都将带来一些新改变。”廖红燕告诉记者,由于厦门乃至福建的艺术品收藏市场起点较低,还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在这些艺术家的影响下,或许能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而厦门宏宝斋老板、中国艺术品证券化第一人张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尤伦斯的离场,或会令不少人转变观念,“未来收藏将会取代投资,步入更加理性的轨道。”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