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领导考察“南澳Ⅰ号”沉船考古发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15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赴广东汕头考察“南澳Ⅰ号”明代沉船水下考古发掘,并对水下考古发掘和水下文化遗产工作作出指示。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雷于蓝、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局长陈北先等一同考察。

  单霁翔通过水下通话系统亲切慰问了水下考古工作人员,并对积极支持和帮助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广州打捞局同志和边防武警官兵致以衷心感谢。考察中,单霁翔先后听取了“南澳Ⅰ号”考古队的现场情况汇报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近期全国水下文化遗产工作的汇报。他高度肯定了“南澳Ⅰ号”考古发掘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指出,要从尊重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保证水下遗址的尊严,及时向媒体公布水下考古成果,将保护成果惠及民众。

  单霁翔强调,水下考古发掘要高度重视科学性、系统性,严格遵守文物工作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行业的标准规范,力争早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他指出,遗存丰富的水下遗址极为难得,因此要注重水下考古发掘中信息采集的全面性,不仅关注船载瓷器、铁器等,而且要尽可能完整发掘保护人类在船上留下的各类生活信息,全面采集沉船遗址周边的海况、海生物等自然信息,以便今后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在谈到水下考古发掘与遗产保护的关系时,单霁翔强调,要做到保护与发掘并举,同步推进,甚至将保护问题前置考虑,以更好地保护、保存水下考古成果。单霁翔还对“南澳Ⅰ号”沉船今后的保护、利用作出指示,要坚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南澳Ⅰ号”作为一处埋藏较深、能见度较好的遗址,将来无论是“原址填埋保护”,还是“异地搬迁保护”,或是其他方案,都要敢于设想、认真比较、充分论证。(中国文物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