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坤先生藏品亮相北京长风2011春拍

  相关链接:


  长风春拍呈“荆邑之光”紫砂专场


  陈逸飞稀世题材画作将亮相北京长风春拍


  北京长风“世家元气”第四辑6月19日登场


  顾小坤先生是香港著名实业家、书画家、收藏家。1994年轰动考古学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497枝战国楚竹简,就是顾小坤等几位先生合资收购后捐赠的。顾小坤自幼受家学影响,喜好中国书画。其父顾坤伯是中国现代绘画大师,与海派吴湖帆、王个簃、程十发等名家相交善。由于顾先生父辈的渊源关系以及其在上海投资经商便利条件,故常与海上翰墨名流来往,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同时,顾先生为人慷慨大方,经常捐助慈善事业。与其交往的艺术家们多馈赠书画给顾先生,且多为精品。


  2011长风春拍第四辑“世家元气”专场为大家奉上顾小坤先生友情提供的三件书画精品。相信定会引起新的拍卖热点。


  溥儒《书画集锦册》作於1931年,是溥心畬入西山戒台寺隐居作画的前一年,这时的溥氏由“旧王孙”走向自己至深至爱的艺术境地。11帧小幅,西山逸士极尽能事,或“闲坐碧云合,高吟黄叶深”;或“写风林秋水,觉纸上有声”;亦或是“独行潭底影,并息树边身”。表达自己“故国相关何处是”、“吞吐烟霞一王孙”的寄托情怀。


  溥心畲的画是最典型、最纯粹的文人画,清雅超逸,充满书卷气。用笔空灵松活,用墨明净润泽,大多一遍画成,很少复笔积墨,渲染亦少。设色多为淡雅的浅绛和青绿,一层层染上去,透明之致。然全图气骨浑厚,丝毫无单薄之感,形成溥氏独具特色的画风。无怪大千先生赞之:“柔而能健,峭而能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t433 溥儒《书画集锦册》纸本册页 共11开 21帧 每帧27×7cm 共约3.5平方尺 参考价RMB 60-80万元


  赵之谦《隶书八言联》堪称赵氏典型代表作。书作提多于按,风格偏于秀丽。融入撝叔对《封龙山颂》雄厚、《刘熊碑》秀逸以及《石门颂》纵宕等的深入研究,而出之以精到的用笔与长、方变化的结体,在雄强中含蕴一种灵活飞动的体势,自出新意,随心所欲,表达自由。


  是幅赵之谦录包世臣语,言隐士逃名避世之举。包世臣语记於1830年,赵之谦重新书写并录于1871年。赵之谦和包世臣都是清代后期碑派的重要人物。包世臣发展了阮元的碑学开山理论,对碑派理论完善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赵之谦用北碑笔意写行书,在碑学实践方面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晚清艺术史上重量级碑派大师合作之品相信将引起藏家的广泛追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t434 赵之谦《隶书八言联》纸本立轴对联 每联127×30cm 共约6.9平方尺 参考价:RMB 60-80万元


  程十发《芝寿千年》,是程十发先生1987年特为顾小坤59岁生日而作。程十发少时在上海美专求学时从顾小坤的父亲顾坤伯学习山水。顾坤伯是中国现代绘画界的奠基者之一。程十发为当代海派艺术集大成者,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程十发师从海派名家陈老莲、任伯年、吴昌硕、吴湖帆;徐青藤、八大、石涛、华新罗等人的画风给予其启示;民间艺术尤其是唐三彩、敦煌壁画等融于其心。


  是幅以墨为骨,以色为颜。偶用重墨,起醒画之用。偶用设色点染,一改昔日艳丽。一气呵成,勾勒出老翁手捧灵芝,鹿环四周,寓含长寿之意。程十发将任伯年的写意人物、吴昌硕的大笔触线条来丰富他的国画人物线条。鹿是程十发颇为擅长的题材,满幅洋溢着富有南方文化温和而柔情的画风。鹿温存而悠然,以平和胜强烈,以虚渺胜结实。程十发继承和发展了“海派”艺术善于创新的传统,用笔、挥墨、赋色,亦中亦西,亦古亦今,别具一格。期待藏家关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t435 程十发《芝寿千年》纸本镜心 69×111cm 约6.9平方尺 参考价:RMB 70-90万元


 北京长风2011春季拍卖会


 预展:2011年6月19日-20日


 拍卖:2011年6月21日


 地点:北京千禧大酒店二楼朝阳大宴会厅(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7号)


  拍品详情请点击“北京长风2011春拍在线预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