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作品拍卖忐忑举槌火爆落槌

  昨天下午,随着47号拍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中凤的蒙镶作品《银鎏金镶百宝佛塔》以120万元落槌,在荣宝斋大厦举行的“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诞生了全场最高成交价。这场备受关注的全国最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由北京市文化局和荣宝斋联合主办,最终,86件拍品成交66件,成交率76.74%,总成交价达531.6万元。


  整场拍卖会几乎没有经过平静期而直接升温至顶点,全场60余位买家竞价踊跃。特别是在中场时掀起第一个高潮的42号拍品、市级非遗传承人王鹏制作的仿宋虞廷清韵古琴,被98号买家以80万拍走,全场用掌声向这位用行动支持这项世界级“非遗”的竞拍者表示了感谢。不过这位买家显然是冲着这件拍品而来,竞拍成功后,他很快离开了现场,也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曾经在此次拍卖会的发布会上称自己所从事的蒙镶技艺因价值昂贵一直为皇族贵胄所独享、为这种工艺品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等了40年的吴中凤,昨天成了最大的赢家,她的《银鎏金镶百宝佛塔》以120万元成为全场落槌价之最。86件作品中有20件最终流拍,其中既有像起价220万元的和田白玉雕摆件这样的全场起价最高的收藏品,也有像起价5000元的绒制凤冠这样的实用品。不过,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千容表示:“作品拍出与否不是最主要的,因为是否成交与技艺、题材等等很多因素有关,通过这次拍卖的结果,相信传承人也对市场的需求有所了解,下一次拍卖,他们就会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来参加。”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为坦言,“开始前我们其实对这次拍卖不是很有信心,因为这些作品毕竟不同于通常的艺术品,真的没有想到能达到这么高的成交率,对于一场仅有86件拍品的拍卖会来说,60多个竞拍人算是比例很高了。”对于拍卖公司之前的担忧,千容表示,“曾有人建议说要不要找一点人帮衬一下,以免冷场,但我们坚持不要,因为这可以检验传承人的作品第一次面向市场的真实反馈,没想到获得了意外的成功。我们都知道从事传统技艺的厂子现在的效益大都不好,像这样的拍卖可以说是为生产性保护拓宽了思路。”


  整场拍卖的另一亮点是,与起拍价相比翻了十余倍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时亮的传统药香,起拍价3900元的七日香,经过几轮竞价后竟然以6万元成交。北京灯彩的市级非遗传承人张连友制作的宫灯拍出了远超预期的3000元后,年逾七旬的老人很是激动,“这个价格比市场价翻了一倍,我开始就说过,如果没有人买我就现场赠送。这次的拍卖会把我的‘玩意儿’变成了‘艺术’,提高了我的身价,也增强了我的信心。”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