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适《兰亭论辩》信札在京拍出1380万
记者获悉,昨日在北京九歌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江苏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手卷拍出了1380万元的高价,创造了现当代书法拍卖世界最高纪录。高二适与林散之同有“草圣”之名,只不过,林散之的字,犹如武当派的太极拳,雍容揖让,虚怀若谷,一派谦和,看去仙风道骨;而高二适的字,则如少林派的金刚拳,招招勇猛刚烈,劲道十足。
现场争夺激烈,经127轮叫价后落槌
据昨日在拍卖现场的江苏藏家黄先生介绍,长198cm高15.5cm的高二适《兰亭论辩》信札手卷在“中国书画(2)”专场以编号1127亮相。拍卖师宣布此卷开拍后,现场买家和电话委托买家间即展开了近十分钟的激烈竞争,经过127轮叫价,最终定格在12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最终成交价达1380万元。这一天价突破当代书法拍卖的千万元大关,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现当代单件书法的世界拍卖最高纪录。
事实上,开拍之前,黄先生即已通过手机短信向记者爆料此事,“估计可创千万元纪录,可前往见证历史性时刻”。并称:据九歌赵经理透露,经该公司招商,有港澳台大陆十几位买家和藏家对此卷有购买意愿。记者追问此卷为何人所拍,黄先生称是南京一位重量级藏家。
高二适女儿很惊讶,称不知此事
记者昨日与高二适女儿高可可取得联系,她听闻价格,大为惊讶,南京话脱口而出:“乖乖,会有这么高?不敢想象”。她称不知此件作品在京上拍,亦不知该作是什么内容,“这不是我们的东西,人家也不用向我们求证”。记者向她描述:有黄惇引首、萧平题跋、庄希祖拖尾。信札起首为“孤桐老人师座前奉论教……”她想起来说,是有这么一件作品,是从日本回流的一批作品中的一件,是高二适写给章士钊的,“记得上次在南京上拍时我曾去看过,最后大概拍了几十万”。不过,她不敢肯定,是不是就是自己看过的这件,对于这么高的价格,她也表现得很茫然,“没想到会拍这么高”。
据记者了解,2011年1月1日,高二适的作品镜心《李白古风之十》在南京经典拍出106.4万元,这是此前高二适唯一一件成交价超过百万元的作品,而其超过10万元的作品仅有11件,大部分作品成交价多在10万元以下——那么,是不是可以说,高二适书法的收藏潜力巨大?
高二适“兰亭”信札有特殊价值
对此,南京有藏家表现得甚为冷淡,认为这个价格有虚高成分。不过,据记者了解,即便这是没有任何水分的真实成交,这样的拍卖也具有不可复制性。因为,高二适的这封信札与“兰亭论辩”有关,所以具有特殊的价值。
1965年5月,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相继在《光明日报》、《文物》上发表两万字长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他根据1964年在南京出土的谢安伯父谢鲲的墓志和王羲之堂弟王兴之夫妇墓志上的隶书碑文,认为“天下的晋书都必然是隶书”,而行书《兰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笔迹”。新论一出,天下震动,一片叫好声、肯定声,偏偏一介布衣、身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的高二适不买账,他引证大量文献和法帖资料,撰写了《〈兰亭〉的真伪驳议》一文,指出“《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他将稿件寄给光明日报,结果以退稿处理,于是他求助于忘年交章士钊,章将高文手稿转呈毛泽东,经毛泽东的亲自批示,一场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73年3月,文物出版社编纂《兰亭论辩》一书,收录了这场论辩的18篇文章。上编是郭沫若及与其观点一致的文章15篇;下编则仅有章士钊、高二适和商承祚的寥寥3篇。在此次上拍的这封写给章士钊的信中,高二适就“兰亭论辩”一事表达了自己的心情:“适累日惶惶不安于室……适人微言轻,知文坛有人把持,顾为书艺兴废,不甘作寒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