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1文物事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在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编撰的《宁波市文物事业发展蓝皮书(2011年)》于6月10日正式向全社会发布。本书对“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评估,对2011年及更长一段时期内全市地面文物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事业、申遗工作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
  
  根据《蓝皮书》,“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实现新突破,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利用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骄人成绩。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86处,其中市县级430处,较“十五”末新增190处;市县级文保点980处,新增369处。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以及对外开放文物保护单位(点)增至109处(国办81处,民办28处),较“十五”末新增42处;天一阁博物馆等10家单位被公布为国家二、三级博物馆,占浙江省等级博物馆总数的四分之一;鄞州区荣获“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荣誉称号;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得到深化,全市向社会免费开放84座,占总数的77.06%;建档馆藏文物总量达25.95万余件,较“十五”末翻了两番多。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天一阁博物馆被文化部授予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三普”工作成果显著,全市调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8322处,其中新发现6843处,占总数的82.23%;水陆考古成绩出色,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正式成立;申遗工作取得新进展,上林湖越窑遗址、丝绸之路中国段(海路部分:浙江省宁波市)被纳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运河(宁波段)被纳入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地方文物立法取得新的突破,《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重新修订,《宁波市文物保护点保护条例》正式颁布。文博事业从业人员进一步优化,全市国有文博事业机构现有实际在编人数237人,具有高中级职称资格者118人,占总数的49.79%;研究生以上学历者29人,占总数的12.24%。社会力量参与文保事业踊跃,“十一五”期间吸收社会力量用于文物保护工程的捐资赞助累计达3.14亿元;全市业余文保员与志愿者人数超过2000名。
  
  自2007年宁波市发布国内文博界第一本蓝皮书《宁波市文物事业发展蓝皮书》后,每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都会发布文物事业发展蓝皮书,旨在对当年度全市文物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调查与分析,对遇到的问题、形成的新态势作出分析,拟定下一年度及以后文物事业发展工作目标。(作者: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资料提供: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