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富春山居图》在宁展出 李岚清捐赠
《富春山居图》终于跨越海峡,实现了完美合璧。“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6月1日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后,名人“粉丝”李敖、张铁林等迫不及待赶往欣赏。让江苏人高兴的是,不出家门也能先看个大概。从今日起,江苏省美术馆拿出新近收藏的高仿真合璧版《富春山居图》,在新馆三楼展出。据悉,这是今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赴该馆参观时特捐赠给江苏省美术馆的。
布展现场: “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昨日上午,记者闻讯赶到省美术馆三楼的布展现场。只见省美术馆馆长、著名书法家孙晓云等人正戴着白手套,把长10米有余的高仿版《富春山居图》小心摆放到15米长的展台上。孙馆长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在江苏南京堪称首家拥有并首次展出。
“我们学书画的人从小都知道黄公望,也临过他的画。这幅《富春山居图》被称为‘画中兰亭’,艺术魅力非同凡响。”孙馆长一边阅画一边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一幅未完之作,末尾可以看出意犹未尽,从后面的题字也可以看出,黄公望画此画,用了很长时间,他把画带在身边,有空就添几笔,断断续续地画。最后由于这幅画的收藏者“无用禅师”不停地催促,只好匆忙交画。
现场先睹为快的人大多为该画倾倒。一位艺术爱好者说,看这幅画,就像泛舟河上看岸边风景一样,林木风景移步换形,匆匆掠过,看上去说不出的赏心悦目。一位画家则说:“平淡天然才是真,你看这画,就像一汪水泻下来一样,恬淡妥帖无比”。他说以前也看过有名家临摹的《富春山居图》,构图技法也都不错,但跟原作一比,神采上就差了很多。
相似度高:
曾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奖
那么,这幅高仿之作究竟跟原作有多大相似度呢?“应该说是一模一样的”,美术馆有关负责人说,“但那种笔触的力度,那种深入纸张的感觉是没有的,它比较平,比较浮,没有原作的深浅效果”。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版本是浙江富阳华宝斋生产的,这是一家专业古籍影印单位。华宝斋采用浙江博物馆珍藏的“剩山图”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无用师卷”的反转片,采用现代技术和传统石印工艺,按照1:1的比例,在富阳传统手工宣纸上影印而成,影印画卷全长10.28米、宽0.334米,因为其影印的仿真性、还原性、逼真性曾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奖。
如何欣赏:
山水画的又一变法之作
《富春山居图》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李敖近日看画后感叹万分,称“名画有知”,当“惊知己于千古”。但昨日在布展现场,一位老年观众却困惑地对记者说:我看这个画,跟其他的山水画也没什么区别,它究竟好在哪里?记者简短回答:你看这画,山水的表现极富变化,墨色浓淡干湿并用,但整体的格调却淡雅天然。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晚年艺术进入自然浑成化境的精心佳构,描绘的是浙江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画中峰岳起伏,坡地沙堵,变化无穷:“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十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茫,变化极矣”,有“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的艺术效果。此画笔法上取董源、巨然,又自出新意,多用披麻皴,干笔皴擦,丛树平林多用横点,林峦浑秀,似平而实奇,整个画面,似融有一种仙风道骨。元画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赖此得以完成。元画的抒情性也全见于此卷。邹之麟在题跋中称此图“笔端变化鼓舞,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董其昌题识:“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诚为艺林飞仙,迥出尘埃之外者也。”据悉,展览将于19日结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