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带你走进百位地震少年的心灵世界《心·语——五彩基金二周年》特别展开幕

  艺术抚慰心灵 《时间》重现生活点滴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五彩基金两周年纪录片《时间》的首映现场,一首清唱的《隐形的翅膀》将观众带到了一群地震致残的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影片再现了五彩基金首批学员,在五彩基金帮助下考上大学后的真实生活、学习场景,以及他们回到地震时所在学校的场景。


  纪录片的真实及学生们的乐观、向上的态度,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掌声阵阵响起,为残疾学生们不懈努力,不断进取的精神鼓掌,为他们的坚强与不幸而落泪。


  首批考入大学的五彩基金学员们,在近一年的大学生活中,集体关心、照顾,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仍旧坚持每周学习画画,进行艺术创作。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艺术,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为了一幅画,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在艺术的海洋,他们找到了生活的希望。艺术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对于艺术,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对于未来,也都有着自己的远大理想。面对过去的灾难,他们能坦然面对,正如唐仪君所说的,地震带给他的是双方面的,虽然地震致使他双腿高位截肢,但幸运的是,他学习了画画,走进了艺术的殿堂,社会的好心人为他的生活开了一扇窗。


  《心·语》特别展用心画出的五彩世界


  纪录片《时间》带给观众的是五彩基金学员的生活点滴,接下里的《心·语》特别展,则是小艺术家们的心灵世界。6月9日下午4点,由成都著名艺术家周春芽发起的五彩基金二周年《心·语》特别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正式亮相。100余位接受五彩基金帮扶的残疾学员的200多件作品将美术馆装扮的五彩斑斓,油画、纸上作品、装置、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五彩基金学员们真实的学习成果。


  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著名艺术家王广义、岳敏君,学者于丹,名模吕燕等爱心人士来到画展为孩子们加油。


  寇娟、唐仪君、赵丹、李丹、宋林林、廖瑶瑶、陈永宁、夏凤婷、周玉烨、魏玲、刘凯建等残疾学生作为参展代表专门从成都来到北京。展览开幕式上,他们异常兴奋,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和幸福的表情,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展览。五彩基金理事长周春芽表示:此次到北京举办展览,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致残学生;另一方面是加强学生们的信心,借此鼓励他们,容易形成对比,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无论是在这些孩子们的身上还是他们的作品中,都能感觉到一种特别的力量,他们的作品无论是装置还是绘画,都是自己身边的事物,表达的与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有关,但传达出的信息并不是悲观的,虽然地震曾经带给他们很大的伤痛,但是画面中表达的多的是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望。正如展览主题《心·语》表达的那样: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法还不成熟,但是他们在用心绘画,那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他们的作品能让每一位观众感动。


  五彩基金概况


  “五彩基金”是由著名油画家周春芽先生与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发起的针对5.12地震致残学生的艺术助残援助基金。五彩基金隶属于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本基金全称为: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五彩基金。基金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每年由周春芽先生提供基本捐助资金外,集合艺术资源,通过合理募集社会捐助,聚集社会资源及慈善资本,为残疾人士提供教学、展览以及艺术交流的平台。以艺术抚慰心灵,激发残疾人士的创作精神,掌握生存技能,追求人生价值。五彩基金艺术助残项目,是以车载方式接送专业教师以及教学器材到达残疾学生所在地(通常是灾区)。并在当地开展艺术助残教学计划,我们称之为艺术助残“流动教室”计划。


  五彩基金艺术助残“流动教室”计划是在不影响残疾学生得到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前提下,对属于特殊群体的残疾学生进行的艺术启蒙教学以及心理辅导。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