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全球行:日本甲斐之虎首举“孙子旗”(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武田信玄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所举“风林火山”之军旗,语出《孙子兵法》,被称为“孙子旗”。

山梨县甲府城为日本著名武士丰臣秀吉命令建筑的城,是日本战国时期武将武田信玄的领地。城中有不少武田家的元素,在甲府市火车站前塑有武田信玄戎装坐像,甲府历史展览中展出“武田二十四将”的画像,其中第一幅是武田信玄,还有武田信玄公墓、信玄治伤的大泉寺、信玄父亲信虎的菩提寺等。在灵庙安放着信虎、信玄、胜赖3代肖像,当年武田军的骁勇战绩如今甲府人仍引以为豪。

武田信玄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因任甲斐守护,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用兵方略在日本战国史上留下颇具影响的一笔,所举“风林火山”之军旗,语出《孙子兵法》,被称为“孙子旗”。旌旗所指,所向披靡,成为了武田军的一种象征。信玄在用兵上尤擅于指挥甲州精锐的骑兵,以灵活机智的战术取得胜利,开创了“甲州流”兵法。

记者来到祭奉武田信玄的武田神社,该神社建在武田氏馆的遗址上,武田家三代都曾居住在此。武田神社牌坊前张贴着醒目的宣传画报:“风林火山孙子旗”特别公演。神社主殿厚重的木建筑充滿兵法中的气势,主殿两侧分别摆放着两只大型菊红色磁盘,磁盘上面分别刻着“风林火山”和“武田二十四将”。宝物殿內展出了武田家的塑像、兵器、地图、历史資料等,镇馆之宝是《孙子兵法》中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十六个大字,书写在一块巨型木板上。

武田神社内可以买到孙子旗、信玄书籍、画册、连环画、招帖画,神社外的土产店有信玄饼、信玄清酒,山梨县许多特色名物都冠上“信玄”之名,武田信玄在当地的影响可见一斑。

当地市民向记者介绍,毎年4、5月间,甲府城“风林火山”主题活动人山人海,举行信玄公节、信玄公祭、武田城下节、武田二十四将骑马游行、甲斐的胜山骑射比武节和武田的杜薪能等,再现战国武士雄姿。县以下的各地也有一系列围绕武田信玄的主题活动,特别是2007年NHK大河日剧《风林火山》播放以来,围绕着电视剧的活动广泛开展。节日时,可以看见志愿者身着盔甲,让人感觉回到战国时代。

记者看到,来武田神社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对“孙子旗”特别感兴趣,纷纷拍照留念。一位日本游客对记者说,2500多年前的中国孙子真的太神奇了,武田信玄用他的思想织造出日本战国的军旗,至今仍迎风招展,猎猎生辉。

据称,《孙子兵法》存于大江世家,后传到了大江匡房之手,此后又从匡房传到源义家,进而碾转传到甲州武田源氏。从此《孙子兵法》得以在甲州派中流传、继承和运用,其后裔武田信玄是其家传兵法的继承人,并在战国时代的战争中充分运用。武田信玄一生战绩彪炳,从16岁上战场后,比较大的战斗大约打了80场。在战国时期最宏大的12年5回合的川中岛之战中,被誉为“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最终取胜了夙敌“越后之龙”上杉谦信。

德川家康时,“甲州流”兵法曾作为德川家的正式的兵学而被采用。江户时代《甲阳军鉴》出版,“甲州流”兵法成为传奇,信玄被公认为“战国第一兵法家”,后世日本有许多兵家研究他的战术,对日本军事学影响甚大。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