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的《山间水田》1600万落槌
新浪收藏讯 2011年6月3日晚间,北京保利春拍《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吴冠中重要书画作品》专场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开拍。吴冠中的《山间水田》以320万起拍,以1600万落槌。《山间水田》创作于1979年,水墨纸本,97×90cm,估价400-600万RMB。
作品简介:
《山间水田》与镜子
文:丁亚雷
吴冠中画过多幅四川的水田,但他自己却说,他比较满意的“仅寥寥数幅”,并且都是上世纪70年代画的。这几幅70年代创作的山间水田,是吴冠中在当时“来之不易”完成的,被他看作是“自己的绝响”。由此可见,70年代创作的《山间水田》在吴冠中心目中的分量。我们看到这件《山间水田》,创作于1979年,是用水墨材料画的。这件水墨的《山间水田》,为我们一窥吴冠中70年代末酝酿油水转换的重大转折提供了一面历史的镜子。
其实,山间水田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就被叫作“镜子田”。除了绘画,吴冠中先生在80年代的文章中,还专门介绍过它。这种水田因田中注满水,水面像镜子,故而得名。“镜子田排除了田里的泥土之色,于是田埂便在空阔的环境中充分显示其窈窕姿态。尤其在山区,层层梯田之田埂迂回曲折,游动于坡上坡下,首尾呼应。如在此迂回曲折中见龙蛇,这太巨大的龙蛇难于就范于独幅画面中,因此画家须山上山下奔跑,坡前坡后瞭望,瞄准其要害,擒住其身段。田埂上桑树之交错增添了水田之俏。”。吴冠中一开始是用油画材料来捕捉山间水田的这种镜面效果,但他发现,“在如镜子的水面色调变化极为微妙,冷暖倾向难于言传。如色彩单调,则线组织虽完整,也只追随了版画效果而失油彩之特色。胸中已伏龙蛇,但绘画还须从色调开始,先铺色。铺满了油彩的画面难于用色彩勾勒,我多半是用大笔扁侧着将色切入画面,如一经涂抹,翻动了底色,则将无法收拾。”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虽不是主要问题,但也对吴冠中的油画写生产生了一点影响,因为“在水田中作油画写生,难于找到安插画架的立足点,何况在窄窄的田埂中尚需搬动货郎担式的画架,确乎极为不便。”所以后来他“索性扬弃水光天色之色彩变化”,最终更是放弃了油画,将“油画水田移植进了水墨中”。这样一来,他便既避免了油色之滞凝,更着力于发挥线之盘旋与疏密,又创造另一番境界与腔调。
从这段关于山间水田的不长的文字中,我们似乎体味到一些吴冠中当年进行油水转换、打通油水界限的初衷。当然,我们都知道,其背后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吴冠中探索跨越不同艺术形式界限的努力,他一生都在做着这样的艺术努力。《山间水田》就像一方面浓缩的镜子,反映了吴冠中一生的艺术努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