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 处处“富春” 万众瞩目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展昨日在台北故宫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画仅同柜 复制画合体


  被火烧成两段的《富春山居图》分隔361年在台北故宫亮相,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两幅画没有真的连在一起,仅有数码画和复制画“合体”,让民众看到原先整幅画的样貌。


  被烧成两段的《富春山居图》,6月2日至9月5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展出。其中备受期待的《无用师卷》与《剩山图》,因年代久远,属限展品,只在6月2日至7月31日展出。台北故宫书画处长何传馨表示,《无用师卷》在2001年的“大汗的世纪”展曾经展示过,但因为属于限展品,经过这次展出后,《无用师卷》得休息3年才能再度拿出来展览。


  《富春山居图》画于1350年,距今已有661年的历史,但原画仍保留非常好,主要原因是中国特殊的装裱方法,裱成手卷后,可以隔绝光线与空气,因此能够保持长久。


  由于外界一直称《无用师卷》与《剩山图》这次在故宫的展览为富春山居图“合璧”,让人好奇究竟展览时,是否会让两幅画“合体”,还原到它最原初一整幅长达约700厘米以上的原貌。展场内的《无用师卷》和《剩山图》并没有真的连在一起,而是在同一个展柜中展出。何传馨说,因为《剩山图》和《无用师卷》都已经单独装裱,没办法拼接在一起展览,最终是经过技术上的最大努力,两幅画首次一起放在一个长达16.5米的大封柜中展出。展柜的温度控制在20-24摄氏度之间,湿度也严格控制在58%-63%之间,为的就是让这幅古画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供游客参观。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原画上面的墙壁上,两幅图的复制画连接在一起;在新媒体艺术展中,两幅画也被连在了一起,让民众可看到原先整幅画的样貌。


  “富春元素”处处在


  刚刚于去年年底完成硬件装修的台北故宫文献大楼“富春居”餐厅,特别配合“山水合璧——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特展”的开展,分两阶段逐步将“富春居”餐厅打造成为充满《富春山居图》氛围的情境式餐厅,不但用以回馈观众,并以此充实“富春居”餐厅教育推广及情境体验功能。


  走进餐厅记者看到,《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肖像布置于餐厅西侧迎宾处,每位到访的顾客都能使用刻有富春居字样的餐厅主题筷,增加精致的感受;重新设计使用印有富春山居图样、黄公望简介、富春山居图简介之餐垫,除美观之外,更富有知识意涵。餐厅墙壁上还增设42吋液晶电视,播放与大展同步之富春山居图展场多媒体影片。


  餐厅经理介绍,未来两个月内餐厅内部还将增设富春山居图情境大型壁贴、大型仿制品布置、图样包厢坐椅背靠枕以及情境窗帘等,打造完整的《富春山居图》餐厅,给来台北故宫的游客不一样的感受。但目前餐厅里主要售卖西餐,想吃“富春”菜可能还需时日。


  “合璧展”成岛中大事件


  《富春山居图》“合璧”展览引起岛内岛外各界积极的反响。


  “当我去年第一次在浙江看到《剩山图》时,非常兴奋,我在台北故宫30年,30年当中这样一幅重要的名画一直没有办法看到全貌,看到前面这段,就可以看到黄公望早期作画的时候落笔的谨慎,笔法的变化呈现出来。”这次展览的主角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如此说。


  而另一位主角、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则说:“合展不仅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能提高普通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能力,真正美的东西是有震撼力的。”


  连日来,台湾各界对这次合璧展反应非常热烈,首先媒体报道量非常大,一些报纸都是整版刊登有关这幅画在台北合璧展的情况。其次各界反应也非常热烈,在这几天的采访中,通过与各界人士交流,他们的反应也是希望这一盛事早一点到来,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普通民众也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