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361年,《富春山居图》宝岛合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晨报特派记者 杨育才 台湾报道

隔岸相望60余年的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昨日在宝岛合璧首展。

在昨天上午举行的“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的开幕式上,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的发言难掩激动之情:“《富春山居图》是中国艺术史上名品中的名品,就连清朝乾隆皇都没有福气看到这幅画的全貌,今人有幸看到这幅巨作,是何等的大福气。”

由于年代久远,《富春山居图》真迹属“限展品”,只在6月2日至7月31日展出。

真迹第二期展出将退场

661年前,这幅旷世名画诞生于元朝画家黄公望的笔下;361年前,这幅画作的藏家欲将该画焚烧殉葬未果,自此一分为二成《剩山图》和《无用师卷》。60年来,《剩山图》和《无用师卷》被分别收藏于浙江和台湾。

昨天上午,颠沛流离了361年的《富春山居图》,终于跨过台湾海峡,在台北故宫圆了“合璧梦”。数百位来自两岸的嘉宾及媒体记者,在台北故宫现场共同见证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

当日上午,“合璧”后的《富春山居图》真迹出现在一个长约16米的柜子内,分别361年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并没有真正合体,两幅画分别躺在柜子的两侧,中间用题跋隔开。

在台北故宫此次举行的“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中,除了《富春山居图》真迹之外,还有数个版本的赝品,其中包括被乾隆皇帝误认为是真迹的临仿本“子明卷”。

整个展场的内容包括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黄公望的书画真迹、富春山居图临仿本、黄公望的师承与交游等单元。

整个特展将从6月2日至9月5日结束,展览分两期,第一期为6月2日至7月31日,除了展出《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外,另有“黄公望书画真迹”、“富春山居图临仿本”等单元。第二期为8月2日至9月5日,为“明清时期黄公望的影响”及“黄公望传承作品”等单元。

但由于《剩山图》和《无用师卷》真迹都是限展品,因此将“中途退场”,仅在展览第一期中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何传馨表示,《无用师卷》曾在2001年展出过,但因为属于限展品,经过这次展出后,“无用师卷”必须休息3年后才能再度拿出来展览。

《剩山图》抵台安保滴水不漏

今年3月18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停电6小时,导致安保系统临时“罢工”;5月8日,北京故宫也发生一起失窃案,多件展品被盗。能否保证《富春山居图》的安全,在两岸都备受关注。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强调“全力保障”,力求滴水不漏。

据周功鑫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安全设备包括监控系统、防爆装置、感应割碎玻璃的碎音装置、红外线侦测系统。“除了这些硬件设施,院内还有百余名警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4条警犬来回巡逻,部分警员还会身着便装隐藏在游客之中。”

周功鑫还透露,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都是天价,因此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博物院只能自己开保安公司。不论是安管人员,还是陈列室柜子设计,内内外外都在保安的掌控中,观众的每一个动作,他们都会看到。

据了解,台北故宫不仅为《剩山图》购买了1.5亿元的巨额保险;在《剩山图》运抵台湾后,一律根据院内文物安全标准进行维护。基于保护考虑,《剩山图》在抵台后,直接入台北故宫库房,按照最高安全规格,没有举办开箱仪式。至于抵台时间和具体安保措施,台北故宫方面以基于安保的需要拒绝透露细节。

据悉,这次合璧联展,台北故宫共向大陆借展12件藏品,投保价值总计11亿多元人民币。

记者拍摄限时5分钟

在昨天上午的特展开幕式上,现场采访的媒体记者也因安保受到诸多限制。除了要通过事先报名和确认外,每家媒体最多只可派出两名记者。

为保护展品安全,展览厅还明确要求,不得使用辅助光源,每家媒体只能派出一名人员入场拍摄合展画面,且时间限制在5分钟以内,甚至拍摄顺序也要先抽签决定。

浙江博物馆馆长陈浩讲述合璧的艰辛

《无用师卷》赴大陆还无时间表

□陈浩 □晨报记者 徐妍斐

《富春山居图》合璧展昨天在台湾拉开帷幕。5月下旬,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办公室内,向晨报记者讲述了合璧展长达两年多的促成之路。

晨报:这次“合璧展”的想法,最初是台北还是浙江提出的?

陈浩:2008年12月16日,台北故宫博物院第一次给我们来信,说他们希望在2012年能够举办以黄公望相关典藏为中心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希望向我们借《剩山图》。从文物交流对等的层面上,我们希望《无用师卷》也可以来大陆展览,但是台湾方面坚持要我们出具“司法免扣押”条款,而且强调这是自1996年台北故宫文物赴英国展出后的传统,并不是针对我们。

晨报:这样就有了矛盾?

陈浩:对。我们对他们说,可以向海关交纳高额保证金以作为物品出境的担保,相关部门也可以出具文书,确保《无用师卷》按时归还。但是特别出具“司法免扣押”条款是不行的,所以这事暂时就搁置了。

晨报:那后来又是怎么发生转机的?

陈浩:因为台北方面和我们其实都想促成这个事情,双方还保持着通信接触。2009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37件文物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合办“雍正大展”是一个转机,它打破了两岸故宫文物半个多世纪互不往来的格局,对《富春山居图》的“合璧”也是一个促进。另外非常重要的,就是去年全国“两会”的时候,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提到了《富春山居图》,他也希望能尽快举行“合璧展”。

晨报:我们和台湾方面后来是怎么达成共识的?不是在出具“司法免扣押”条款上有分歧吗?

陈浩:后来我们考虑到,总是要有一方先过去。如果我们一定要坚持,让他们要在一定的时间过来,反而不利于事情的推动。所以去年9月底,我们同意让《剩山图》明年6月去台北与《无用师卷》合璧展出。但是我们提出,希望台北能签一个“备忘录”,里面有“愿意在适当的时候,促成本院所藏《无用师卷》到大陆展出”这样的表述。这样台北方面很快就有积极回应。今年1月,我们就和他们在《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富阳市签了这个备忘录。

晨报:2008年台北提出希望在2012年举行展览,现在是2011年,其实是提早一年实现了“合璧”?

陈浩:是提早了一年。

晨报:关于《无用师卷》什么时候来大陆办“合璧展”,现在有说法吗?

陈浩:就是备忘录中所写的,他们愿意在“适当的时候”,促成《无用师卷》来大陆。我们自然希望越早越好,但具体的时间还不能明确。

晨报:这次《剩山图》是什么时候到台湾的?

陈浩:5月11日,我们浙江省博物馆把《剩山图》点交给中国文物交流中心,5月18日,再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把《剩山图》点交给台北故宫博物院。之后,《剩山图》应该是在5月20日晚上到达台湾的。

合璧第一提案人何水法:

没想到提案这么快就引起温总理的重视

□晨报记者 徐妍斐

5月25日,著名画家、全国政协委员何水法随团抵达台湾。作为《富春山居图》合璧提案的第一提案人,昨天,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亲眼见证《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分存两岸60年后的首次“山水合璧”。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何水法仍难掩激动:“没有想到提案这么快就引起温总理的重视。”

去年3月8日,何水法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富春山居图》合璧展览的提案。这份提案很快得到郑欣淼、韩美林、冯骥才等全国政协文艺界委员们的附议。让何水法没有想到的是,仅仅6天之后,温家宝总理就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提到了《富春山居图》,并深情寄语:“我希望两半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何水法说,如果没有温总理的关注,他的这份提案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富春山居图》的合璧或许还遥遥无期。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