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继遂谈古琴收藏

  2011年嘉德春拍最受瞩目的唐代“大圣遗音”伏義式琴以1.15亿元成交,成为继2010年秋拍北京保利以1.3664亿元成交的“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的‘松石间意’琴”后再次过亿的古琴。日前,雅昌艺术网采访了龚继遂先生,就天价古琴做了简单的点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龚继遂先生接受采访


  龚继遂先生认为,天价古琴的出现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古琴作为一个中国古典乐器,为琴、棋、书、画之首,是文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象征。它的道德功能大于它的娱乐功能,它的悦己的功能大于它的悦人的功能,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功能大于它的音乐乐器的功能。其次“大圣遗音”伏義式琴流传有序。最重要的是这把琴是王世襄先生的旧藏。上述的传承、出处、质量、年份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古琴的天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代“大圣遗音”古琴   成交价:1.15亿


  古琴作为琴、棋、书、画之首,有一定的传世量,一般认为存世几百具琴,乃至于上千具琴,因为古琴的天价效应,会有更多传世的古琴出现在市场上,这就涉及到古琴的收藏问题,龚继遂先生认为,琴是一定要有演奏的,它是在使用的传承中生命得以延续,同时每隔一些年要修复、粘合、修漆等,一定是和操琴者的收藏、传承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古琴已经单独划分出来变成一种藏品,藏而不用,这方面还有一些新的收藏方式需要探讨,需要继承古代的一些收藏方法和不时地加以使用,使它的功能也得以弘扬。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