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名家书画售假招术大:造假盛识假衰(图)
在日常生活中,商家策划将两样或更多商品作捆绑式的销售,不属新鲜事,不见得就一定是名牌与伪劣商品的搭卖。不过,在书画买卖中,凡书画经营机构或个人将两件或两件以上作品进行“组合”销售,那么十有八九属“真伪搭售”。
真伪搭售
笔者就曾亲身体验了被“真伪搭售”的经历。那是2004年5月的一天,北方某拍卖行在某宾馆举行拍卖会预展,笔者目光一触及图1——王一亭的《伏虎罗汉》图就被深深吸引,竟光顾着要去购买,而丝毫没有在意它是与另一件署名王一亭的画作图2是“配对”作售的竞拍品。待笔者如愿拍进图1去取件时,才知道能多领一件王一亭的作品,即图2。面对这件意外所获的作品,笔者唯一的感受是“哭笑不得”,说不上到底是谁“吃亏”。
转移视线
书画的买卖与收藏,任何忽视鉴定的举动对收藏者而言即意味着风险。很久以前,坊间就有“把假瓷器打碎了再卖”(这样买者就一心只想着怎么样去粘合复原它)的传闻。类似的书画售假方式现在也有,如有一些经营商或个人到要出售署名某名家的书画伪作时,往往故作神秘与矜持地大说特说待售书画已在谁手上秘藏了多少年;或某人从哪个机构将该成品“偷”了出来;或该老裱件在重新装裱时遇到怎么样的难题等等,就是只字不提与真伪内容沾边的话语。
笔者曾亲眼看见某南方拍卖行还将某拍品重新装裱的照片登载在图录上并在预展时出示于成品旁,无非是想说明其拍品的来路“正”。其实那件拍品是地道的“老假”(指很久以前造的赝品)。从性质上说,此种“转移视线”的书画售假法与古代兵法中的“声东击西”原理如出一辙。
欲擒故纵
同样是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计之一,“欲擒故纵”法在当今书画经营圈也是被大为“引用”的一种售假法。不过,本文在这里将此法称为“‘惜’售”法。“惜”字之所以加双引号,说明不是真的“舍不得”,而恰恰是售卖者极力想抛售伪作的一种阴谋。
换言之,有的人越是“不想卖”就越有人“非买不可”。迄今为止,笔者所耳闻目睹的属于售假者耍弄“‘惜’售”花招而得手的案例,已有十余起,甚至于有的单件成品售出价还超出市场流通价数倍,由此可见此招术的非同寻常。
华丽上市
这里还要提到的就是“精装”法,就是指将署名某名家的伪作根据不同的幅式施以超豪华,最精美级别的装潢“躯壳”。此举对实力派鉴藏家或许起不了任何作用,但“落实”到冲动型的收藏爱好者面前却往往能“奏效”,因为现在社会上“重衣妆”的收藏人实在太多。
伪鉴定家
书画鉴定与书画造假和售假是矛盾的对立面,它们本应互相制约。然而,书画经营人本身即是造假者的事例并不少见。有的造、售假者专门打名书画鉴定家的主意,以利益与名气为诱饵,“腐蚀”他们来充当“黑嘴”,使售假“良性循环”起来。还有一些书画造、售假“老手”竟试图冒充成“鉴定家”,他们有的在某收藏类刊物上发表书画真伪鉴别的文章;有的到某电视台鉴宝类栏目上当起了鉴定嘉宾……不言而喻,那些人一“坐堂”,在不知不觉中上当的人就更多了,进一步使得书画市场的“生态”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即“造假盛,识假衰”的局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