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普及教育、启迪民智,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为今天的城市记录过去的历史,也为未来的城市留存今天记载。在城市文化的建设中关注博物馆文化,可以进一步发挥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和谐功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优秀历史文化积淀。


  高校博物馆是高等院校综合性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人文气质和精神品味的集中体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基地,是城市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高校博物馆越来越来显示出它在学校教育、文化传播、服务社会大众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学校类型、学科特点各异,是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增长知识接受社会再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窗口。现就高校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作一分析和探讨。


  一、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和特点


  高校博物馆的藏品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十分丰富。藏品大致包括文物、标本、书画、文献典籍等,具有广博性,其中文物的收藏涵盖了历史学、考古学、科技史、民族学、民俗学、书画艺术等。标本的收藏包括人体、动物、植物、中医药学、矿物、岩石及古生物化石等。文献典籍的收藏,反映了丰富的历史文献和珍贵的线装古籍和善本文献。由此可见,高校博物馆浓缩了各学科知识,积淀了学校优秀而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


  高校博物馆突出的特点是馆藏丰富、科学性强;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深厚;专业性强,学术水准高;门类较为齐全,实用性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博物馆将会迎来一个长足发展的大好时机。


  二、高校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


  1、立足高校,面向社会,服务大众。以服务教育为主的高校博物馆要发展壮大,必须在满足本校师生教学科研的前提下,服务社会大众。使丰富的馆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2、丰富馆藏,突出特色,推出精品。博物馆的收藏和展示是馆藏精品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具有题材新颖,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高水平展览,以丰富博物馆艺术作品的收藏和陈列。


  3、理顺体制,优化管理,提高效能。高校博物馆应该具有合适的场馆、具备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一定的运行经费作保障。在业务发展和科学研究上可与相关学院、系、所、中心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以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其既服务于教学科研又能独立运转,既保证校内师生所需又能具备一定的面向社会大众的参观接待能力。


  4、完善创新,科学实践,研究发展。随着对博物馆学研究,人们对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重新界定。对高校博物馆来讲,研究的内容还须扩大到博物馆与学校的内涵发展;使博物馆成为塑造人文素养,培育大学精神的殿堂。


  三、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创新展陈。高校博物馆首先应重视并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高校各类资源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水平,使其尽快成为社会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风向标。要借鉴社会各类博物馆所长,加强与社会各类博物馆的联系,力争形成优势互补。要走出校门,变封闭办馆为开放办馆,变服务校内为服务社会。


  丰富藏品。要充分挖掘高等院校沉淀的丰富文化资源,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或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博物馆建设活动之中。积极鼓励并吸纳民间捐赠,争取政府文物部门支持,通过多种途径调拨或交流文物精品,丰富自己的馆藏,使藏品系列化,达到精而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增强互动。策划增添科学实践互动活动项目,加强与民营博物馆和民间收藏者合作,通过活动开展、借展、巡展扩大宣传影响力,使博物馆社会再教育功能有效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博物馆的发展为我国的文博事业壮大了力量,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雄厚的专家学者队伍,是高校博物馆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重知识、重研究、重阐释也是高校博物馆的鲜明特色,我们相信,高校博物馆将会迎来一场空前的大发展,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国民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雅昌艺术网转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