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十八周年图片展在川博隆重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月23日上午,“历史的跨越——纪念《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十八周年暨澳门回归十一周年图片展”在四川博物院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法务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总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研究室、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四川博物院承办。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四川省副省长魏宏、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赵向阳、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方小方、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副会长黎振强、成都市常务副市长孙平出席了开幕仪式。
  
  此次展览共展出自1844年以来的300余幅珍贵照片。这些照片真实反映了澳门在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后、回归祖国后等各个时期的社会变迁,生动展示了澳门回归历程、风土人情和回归后的发展情况。自2003年以来,该展览已连续在北京、广州、上海、湖南、重庆等多个省市巡回展出,引起强烈反响,收到良好效果。该图片展集中展示澳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尤其是回归祖国以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将为四川人民了解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感受澳门独特的风土人情,提供了一个窗口,必将加深两地人民的感情,推动两地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在开幕式上介绍说,《澳门基本法》是澳门的根本大法,这部法律于1993年3月31日获全国人大通过,至今已有18周年。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基本法》在特区正式生效实施,从而实现了包括澳门同胞在内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澳门从此进入历史发展新纪元,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澳门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按照《基本法》依法施政,全面推进各社会领域的发展和改革,在经济、文化、民生等社会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更令人可喜的是,在中央支持下,先后落实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放宽内地居民,包括成都市居民到澳门“个人游”、成功将澳门历史城区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将澳门纳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签署《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以及珠海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的启动等,使澳门特区沿着“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大道越走越宽广,前景喜人。国家今年的“十二五规划”更是首次以专章形式,明确了港澳发展的定位,支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基本法》、“十二五规划”和《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为澳门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增添了更大的动力。
  
  陈丽敏司长希望,通过这次以澳门和《基本法》为主题的“历史跨越”图片展览,能向四川的同胞们展示澳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尤其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的新景象,配合在四川大学举办的“纪念《澳门基本法》颁布18周年研讨会”,将让更多的四川同胞对澳门及其法律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四川省副省长魏宏在开幕仪式上说,《基本法》是澳门社会发展的法律根基,为了保持和扩大澳门发展的成果,澳门特区政府义不容辞地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深化人们对基本法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向年轻一代进行推广,让新一代充分把握“一国两制”的内涵和《基本法》的相关规定。过去的十年证明,只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并认真贯彻实施《基本法》,就能使“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3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澳门同胞感同身受,特区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纷纷自发地发起各种援助活动,共计捐款55亿澳元,建立了105个灾后重建项目,千万灾区群众受惠。无情的灾难拉近了澳川两地人民的距离,中央政府赠送给澳门的一对四川大熊猫“开开”和“心心”则是进一步加深了澳川两地的情谊。澳门和四川经济发展的互补性非常突出,希望两地能够不断加强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为今后双方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据悉,该展览于5月23日在四川博物院开幕,一直将持续到6月13日结束。  (四川博物院  撰文:张衡  摄像:余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