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驯马图》5250万落槌
新浪收藏讯 2011年5月22日,中国嘉德春拍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当晚8点12分,黄胄《驯马图》从380万起拍,以5250万的落槌价被3113号买家收入囊中。
作品介绍:黄胄《驯马图》
黄胄一生以新疆少数民族风情为创作主题,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人民群众的朴实而鲜明的形象是他艺术创作的主角,而驴、马、狗等动物形象则是他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因此黄胄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贡献既表现在人物画的创作领域,也表现在他对动物形象的突出创造之上,譬如本幅《驯马图》就是这样充分地体现出了黄胄自身的创作特征,也成功展现了新中国美术的时代面貌。
根据画家的题款,《驯马图》创作于“1976年7月”的北京。众所周知,画家黄胄在文革时期曾深受迫害,病痛交加,以至于1966年到1972年期间被迫搁笔,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艺术事业。1973年黄胄被下放到南海舰队体验生活,趁此机会黄胄拾起久违的画笔创作了许多表现海军、南海渔民生活的系列作品。1974年由于四人帮又掀起“批林批孔批黑画”运动,黄胄被迫再次搁笔接受批判。1975年黄胄重回北京,并担任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借此机会黄胄又一次拿起画笔,内心满怀激情,创作欲望也变得日益强烈。因此在《驯马图》中,我们既可以看到画家饱含激情的创作态度,同时通过作品也寄托着画家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对艺术事业的饱满信念,成为开启黄胄80年代第二个创作高峰的重要力作之一。
“边疆题材”是黄胄作品的最常见题材。黄胄早年师从赵望云、韩乐然,而实地写生的经历加深了画家对民族风情和生活现实的认识和关怀,也决定了黄胄一生秉持的艺为人生的创作之路,决定了黄胄艺术创作的主题内容和风格线索。50年代至60年代黄胄长期深入新疆、青海、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通过边疆采风的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生活速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针对边疆题材的主题性创作,涌现出了一批反映新中国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优秀作品。70年代创作的《驯马图》,延续了其“边疆题材”的创作风貌,但在表现方式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由此更加突出了自己的风格特色。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