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瀚斯2.26亿领超伦敦春季亚洲艺术节

  当地时间5月12日,伦敦邦瀚斯拍卖行举办的“2011年伦敦中国艺术精品拍卖会”在持续不断的激烈竞价后成功结束,成交额近1690万英镑(约合1.77亿人民币),单中国古董艺术品成交率(金额)就达百分之九十五。加上同期进行的两场日本古董艺术精品拍卖与一场亚洲艺术及工艺品拍卖会,总成交额达2147.32万英镑(约合2.26亿人民币),使邦瀚斯成为当天伦敦亚洲古董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焦点。


  邦瀚斯首席拍卖师、亚洲区主席暨伦敦邦瀚斯亚洲艺术部主管施福(Colin Sheaf)认为:“此次在伦敦举办的春季亚洲艺术品拍卖会,更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所蕴含的强大力量以及收藏家对高质量藏品的迫切渴望。此次拍卖又一次刷新邦瀚斯在中国艺术品上的成交纪录,使我们成为今天在伦敦亚洲艺术品拍卖的领先者。当我从早上10点开始直至晚上7点30一直为这556件拍品挥锤拍卖、而中间只有5分钟的休息时,我便能切身感受拍卖会场上紧张激烈却令人振奋的气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乾隆款粉彩扎道纹瓜棱形茶壶


  此次中国艺术精品专场有多数拍品单件成交额就超过千万。其中,第368号拍品是一对乾隆款粉彩扎道纹瓜棱形茶壶,拍前估价为2万 – 3万英镑,但最后却以134万英镑的惊人价格成交。


  这对茶壶来自于苏格兰的一个私人的收藏并在那里被完好的保存了约50余年,收藏者也许并不知道它们真正的价值是多少。邦瀚斯格拉斯哥的主管戈登·麦克法伦(Gordon Mcfarlan)在机缘巧合中发现了这对茶壶。戈登去客户家里提取需要委托拍卖的拍品时,注意到了这对茶壶并认为他们也许具有重要意义之后,客户便随即决定也将它们委托上拍。这对茶壶由曾这位女士的父亲获得,从此便放在家中超过50余年。


  在上拍前,因为专家在来源问题上的分歧,邦瀚斯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并不能保证这对茶壶其年代及乾隆御用历史的准确性,因此决定以相对较低的估价上拍,让市场和收藏家们来辩赏和决定这对精美茶壶的真正价值。一位来自中国的买家赢得了这件拍品,这件中国古董也将回到它的家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乾隆黄玉如意


  第81号拍品,清乾隆黄玉如意最后以130.8万的价格成交,高出当时12万英镑估价的10倍。据该家庭家谱记载可知,其祖辈曾于清末义和团运动时期被派驻于北京,并与当时帮助朝廷正压义和团运动的陆军准将盖斯利(A.Gaselee)将军有关联,这件如意应该就是在当时所获。黄玉一直受清宫皇室所宠爱,乾隆皇帝尤爱之,这从现存故宫所藏的宫廷艺术品中便可例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古代青铜礼器 方彝


  另外,以高价成交还包括两件具有3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青铜彝器。这批青铜器来自一个不为人知的加拿大收藏家,他与家人在二战期间为了逃避纳粹而来到中国,战争结束后又赴加拿大与亲人团聚。其中,第249号拍品商代青铜方彝以120万英镑成交,另一件250号拍品西周中早期的青铜方座簋以63.6万英镑成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十八世纪紫檀嵌象牙浮雕“春宫图”八页折屏 局部


  此次拍卖会上还有一件东西引人注目,十八世纪紫檀嵌象牙浮雕“春宫图”八页折屏以80.4万英镑成交。此件件屏风由8扇组成,并仿制书本折页装订而成,可折迭打开闭合。这件屏风特殊之处在于其紫檀选料精贵,象牙雕刻采用浮雕工艺,可能曾是乾隆皇帝宫中所藏之器。象牙精美浮雕将男女两人暧昧交合之情描述得细致生动、栩栩如生,其特别与精美无疑吸引了众多包括来自中国的艺术品爱好者的目光。


  伦敦邦瀚斯中国艺术品部资深专家阿萨夫(Asaph Hyman)先生说:“这件约12英寸(30厘米)高的紫檀镶象牙雕屏风,其精美的工艺反应了清代象牙雕刻发展的最高峰。考虑其精湛细致的雕工以及考究的紫檀选料,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一件曾被皇宫收藏的器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